《浪迹天地》冲撃奥斯卡 华人女子拍出美国城乡矛盾
由新晋美籍华裔女导演赵婷执导的独立电影《浪迹天地》,尚未在香港公映已引起海内外网民热话。本来赵婷以首名华人女导演身份角逐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赢得大陆媒体高度表扬,被视为华人之光。及后其被揭出曾多番发表反共言论,随即遭大陆媒体封杀,成为惹火人物。在其横扫全球124项电影奖座的《浪迹天地》当中,赵婷对其第二个“家”美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深层矛盾的剖析,亦相当深刻。故事主要描述一名丧偶的美国中年女子,在杳无人烟的山峦之间成为了现代游民浪族的小人物故事,但当中折射出当代美国繁华背后,一群被遗忘的“无壳”游民。
故事起源于由两届奥斯卡影后法兰丝麦杜曼(Frances McDormand)饰演的女主角芬恩(Fern)一直与丈夫在内华达州恩派尔(Empire)的工厂打工多年。恩派尔自1923年开埠为石矿小镇,1948年被美国石膏公司购入成为公司城镇,1960年代最高峰时期曾一度有逾750名员工居住,其镇名“帝国”似乎恰好标志住美国工业的繁盛年代。然而2008年美国次按危机爆发触发金融海啸,美国石膏公司经营困难被迫倒闭,所有人被驱逐撤离,甚至邮政编码都被取消。刚巧芬恩的丈夫此时因病逝世,与昔日美国工业帝国的繁华一同随风而逝,留下只有清空荒废的一座鬼城,此如美国大衰退后的景象暗暗契合。
科技巨企与次按危机的影子
自此芬恩便跟随一些同样因大衰退而被迫迁离家园的游民浪人一样,购置了辆露营车并视之为其第二个家,驾在连绵不绝的公路之上,穿梭一望无际的旷野和山林,加入了现代游民行列浪迹天涯。赵婷以半纪录片的拍摄手手法,将镜头随芬恩与各地游民的交流,叙述真实游民的各自故事。在其中一幕橡胶流浪人大会的聚会中,不少游民在营火前各自诉说自己的身世——不少半生都为大财团打工,却因公司倒闭或患病而顿失所依,最终被迫要四处流浪。而芬恩本身到处驾车到各地的亚马逊货仓打散工,不仅未有得到任何劳工保障,当其露营车坏了时其甚至没有余钱维修,被迫要问家人借钱接济。
此片绝非对社会或政治作任何批判,而赵婷本人亦明言与其拍一个人在路上批评美国经济有多坏,倒不如拍一出超越政治,可以引起共鸣的失去摰亲、寻找家园的电影。纵使亚马逊经常入镜,电影亦并无对此企业作任何评论。不过在此片公映之时,却正值阿拉巴马州亚马逊货仓工人组织工会行动的劳资拉锯战。而当亚马逊于过去十数年急速扩张,其创办人贝索斯身家更加暴涨成为全球首富,其旗下的劳工权益却不断受到打压,影片中身为散工工人的女主角芬恩生活亦是如此捉襟见肘。现实中亚马逊为首的美国大企业累积大量财富,与电影中在山野之间游民浪人的简朴生活,自然形成强烈对比。
电影中鲜有出现冲突和矛盾的场面,仅有一次为芬恩因走投无路,被迫要回其姊姊的加州老家,在与其姊姊及姊夫一众朋友的聚会中,其姊夫半开玩笑的抱怨在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没有趁机入市多买几套房子,否则现在已是猪笼入水。芬恩不满并出言反驳,称正是其怂恿别人花光一生积蓄并且负债累累,去买一套自己负担不起的房子,暗指其得以享受城郊舒适富裕的资产阶级生活背后,正是因为2008年次按危机引发数以百万计人痛失家园,包括芬恩的恩派尔镇遭受灭顶之灾而造就。最后芬恩姊姊亦打圆场,称赞芬恩追求的生活方式,正是继承美国拓荒者的传统,亦体现了美国人的精神。
含蓄提出城乡及阶级议题
事实上芬恩并非毫无选择,其可投靠其姊在加州城郊的家,正如男主角大卫(Dave)最终亦回到其儿子的家里含饴弄孙共享天伦之乐。不过正如在电影中粉墨登场的橡胶流浪人大会创办人卜维斯(Bob Wells)般,本来是一名被迫流落荒野,以露营车为家的无家者,后来却爱上这种无拘无束的无尽路程:“我曾经盲目跟随社会叫我们做的事:工作、结婚、生子、买楼。我全部都做了,却不快乐。当我跟社会规范背道而驰,却第一次感到快乐。”事实上在电影中一幕幕浩瀚的旷野、连绵的山峦、漫天的繁星之中,确实让人感到与宇宙万物同呼同吸的空灵,甚至有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感受。
尽管电影并不明显提出阶级矛盾,但只要将此故事背景放置于近年美国政治的乱象,一切自然一目了然。民主党最近两届大选中只在所有城市及城郊地区取得压倒性胜利,乡村选民一面倒投给特朗普,正反映美国持续扩大的城乡差距。2008年的金融海啸后遗症至今依然深刻影响美国政局,而不少美国工人阶级及低下阶层对政治经济精英阶层及城市资产阶级的怨恨至今依然未消。事实上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一群为数不少的无家者被迫成为游民亦曾有发生。当时美国资本主义遭受重挫,不少人更一度视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未来,就连罗斯福新政亦是以俄为师,大搞计划经济。
罗斯福当年引入社会安全保险制度,时至今日仍为美国最重要的社会安全网,而拜登上台前亦曾自诩为罗斯福以来最进步的政府。如今美国的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在大衰退后遭受中国模式的挑战,拜登政府抛出多个巨额方案,并投放2.2万亿美元投资基建及提出加税等,又称将模仿中国搞美国版的“一带一路”,似乎有决心以全面的经济改革改写美国的不平等问题。近年荷里活亦重提阶级问题,去年获奖奥斯卡最佳电影的《上流寄生族》及纪录片《美国工厂》便为一例,《浪迹天地》含蓄提出城乡及阶级议题,为城市舒适圈以外的无权者提供一把声音的上佳作品,能问鼎奥斯卡六个大奖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