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樱花季破史上最早纪录 气候变化一叶可知?
每年4月日本京都漫天樱花的醉人景色,一直为国内外游人争相打卡留影的景观。不过疑因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本、韩国、美国等各地的樱花季愈来愈早,京都今年更早在3月26日已达至樱花季的顶峰,打破1,200年来最早开花的纪录。而根据资料显示,京都于1850年的平均开花日为4月7日,不过过去150年当地平均气温上升了3.4度,其花期却推得愈来愈早,平均提早十天之多,此亦足教世人再次关注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影响,甚至造成连锁效应造成的潜在危机。
根据日本气象厅从1953年以来的纪录,今年京都花季整整比过往30年的平均纪录提早十天,全日本十多个城市亦有类似纪录。美国首都华盛顿樱花也比往年的4月4日提早数天开花,而韩国气象厅资料亦显示,首尔的樱花3月24日就盛开,也是1922年以来最早开花的一次。有科学家表示,由于樱花对气候及温度异常敏感,而且生长周期比其他植物品种独特,可以准确反映当地长时间温度改变模式,有助科学家研究气候变化。而日本于821年开始记录732次的樱花季,亦为全球最长及最完整的花季纪录。
其实气候及温度的变化,我们亦毋须樱花等自然生物转告。仅在一周前的3月20日,天文台于下午录得最高气温29.7度,为香港有纪录以来最热的春分,而清明未至,香港市民已开始感受到如端午时节的气候,不少人在家时更已经开冷气,亦足见气候反常非危言耸听的阴谋论。花期不定,轻则影响外国游人访日赏花的计划,令不少一心一睹花潮的人败兴而回,重则也会影响旅游业的部署及生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气候变化、冰川融化、水位上升等造成的生态危机不得不为我们所正视。
国际领袖需要合作
当然不少人亦视冰川融化作为潜在商机。日前长荣货轮长赐号搁浅苏伊士运河,大量货轮取道南非开普敦好望角,须绕非洲大陆一圈费时失事,便被俄罗斯政府作为其推销其北冰洋航道的良机。然而由于北冰洋航道一年只有三个月冰川融化时可以通行,而且当地飘流的冰块众多,现今大部份货轮仍未具有破冰能力,也增加航道安全的风险,再加上北极圈内人迹罕至,也令商船难以补给,亦令北冰洋航道吸引力始终不如苏伊士运河。而且当冰川融化、气温上升,对人类及自然生态的影响更加是弊大于利。
例如早前不少科学杂志便指出,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很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由于气温上升令云南、缅甸、老挝等地区的适合蝙蝠栖息的植被地增加,令当地蝙蝠物种大幅增长,带来过百种不同类型的冠状病毒。而人类经济活动亦令城市、农田、狩猎场急速扩张,增加人类与此类野生动物杂处而居的机会,亦带来动物传人的不知名病毒风险。历时已逾一年的疫情至今造成至少1.28亿人确诊,逾280万人死亡,彻底改变人类以往的日常生活方式,亦再次反映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息息相关。
古人云一叶知秋,京都樱花3月盛开的奇景,亦正向世人警告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近年西方的年轻一代环保意识高涨,如瑞典的气候少女通贝里便向当权者提出抗议及激烈抗争,然而各国政府的态度依然是爱理不理。各国加紧重启经济,亦与疫情将世界经济急煞车的反思机会抹得一干二净。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又邀请中俄领袖出席气候峰会,然而中美互信出现裂缝后,又会否为应对气候危机造成阻碍?此将取决于中美领袖重视一己的主权和国家发展利益,抑或人类长远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