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懂得瞻仰方济各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梵蒂冈仅一天之后,教宗方济各就死于中风和心脏衰竭,世事巧合却不无讽刺。理应为关税忙个不停的总统特朗普随即宣布将出席葬礼,无疑是为了争取天主教及基督徒选民支持。但他的政策以至世界观,跟方济各这位首个来自全球南方的教宗大相迳庭,却也是无从掩饰。

方济各主张建立桥梁而非围墙,反对特朗普驱赶移民的政策。他又支持全球气候行动,视环境保护为社会责任,特朗普却下令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优先考虑一己经济利益。方济各批判资本主义、市场投机等导致贫富悬殊、社会不平等,与特朗普信奉的新自由主义、“美国优先”的经济民族主义也是对比明显。

2025年4月20日,天主教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Casa Santa Marta)会见美国副总统万斯。(Vatican Media via Vatican Pool/Getty Images)

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世界

方济各来自的拉丁美洲,经历过数个世纪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资源榨取、劳动力剥削。在政治独立后,许多国家又因为国际经济结构,不得不对依附于欧洲以至美国的经济,例如是贸易、债务以至是接满新殖民主义下的政治干预。这段历史孕育了拉丁美洲对殖民权力和追社会公义反思,批判全球经济结构如何为了核心国家的利益而使边缘国家持续贫困。天主教的解放神学起源自拉丁美洲并非偶然,方济各对全球资本经济模式的怀疑,以至是关怀穷人的主张,与其背景也有必然关系。

恰恰站在对立面的,正是特朗普的世界观以至其所代表的美国历史叙事。虽然美国自身经历了大英帝国印花税法的不公,北美十三殖民地以一场独立战争建国,但他们随后的西进扩张,却又无视原住民流离失所,将这种强权征服视为理所当然。他们相信美国拥有独特的命运和使命,美国例外论下的外交政策甚至自认为可以超然于国际法之上。所以小布什可以对伊拉克草率开战,特朗普现在又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

方济各体现的“全球南方”

特朗普所代表的美国叙事或许曾经垄断了世界的话语权,但随着全球南方兴起,植根于被征服和被剥削的经验愈来愈被听见,对全球权力结构和经济不平等的批判也在有增无减。就连天主教也诞生了首个来自全球南方的教宗,足见这个趋势。

方济各不只来自阿根廷,他任内对移民问题、对穷人、对边陲、对环境的关注,无一不与全球南方的价值观相契合。再者,他这十二年间透过人事任命,可谓已经重塑了枢机团。可以选出下任教宗的枢机之中,不少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以往缺乏代表的地区,当中包括了方济各任命20名来自亚洲的枢机、20名来自拉丁美洲的枢机。甚至乎有人猜想,就连其继任人也可能来自亚非拉地区,诸如菲律宾、刚果或者缅甸的枢机,他们可能会延续方济各的路线,带领梵蒂冈走出欧洲中心的历史经验。

2025年4月21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印度新德里的官邸,会见了美国副总统万斯及其妻子乌莎(Usha Vance)等家人。(India'sPressInformationBureau/HandoutviaREUTERS)

多格世界、抗衡霸权的时代

毋庸赘言,天主教会内这样去欧洲中心化,只是当今世界趋势的一个事例。所有迹象显示中美之间的平衡正在发生变化,印度、东盟、非洲各个板块有望崛起,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确实在发生。只要英美、欧洲、俄罗斯、中国和平共存,多极格局将会实现。在全球治理中,各国必然会要求更公平的国际秩序,批判历史剥削、追求战略自主。

就在万斯离开梵蒂冈之后,他南下印度的遭遇正好说明了这个现实——万斯访问印度四天,但总理莫迪在接待他之后,就飞往了沙特阿拉伯与王储穆罕默德会晤。像印度这样的主要国家不再只是顺从华盛顿的议程,更重视独立路线,平衡多方关系。全球南方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对西方、特别是美国霸权的抵制溢于言表。此际正在打关税战,试图透过美国经济霸权地位以胁迫各国屈服的特朗普,为什么没有从方济各身上看到世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