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参考外国经验开源加税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财政预算案2021发表在即,各方关注港府来年如何开源节流应付财政困局,坊间亦涌现大量有关增加库房收入选项的讨论,对此问题我们不妨参照过去一年新加坡与南韩等邻近地区的经验。

日前新加坡副总理发表财政预算案演辞时,提到该国政府将会制定“国家重大建设借贷法令”,发行债券资助主要及长期的基建项目,务求让各世代以公平和具效率的方式分摊国家财政责任,他说:“因为偿还债务责任是由从改善基础设施中直接获益的世代所承担……它让我们受益于现有的低利率环境”,暂定发债规划限制在900亿坡币,即约5,250亿港元。

我们曾指出港府举债增加库房可用公帑,借此支持进行更多的基础建设及社会改革项目,无奈财金官员一直托词需要坚守财政纪律、发债仅为促进本地债市发展为由,拒绝考虑实行有关倡议,但是今年就连国家负债占生产总值比例高达130%的新加坡都愿意发行官债,同一数字不足10%的香港究竟是在害怕什么?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在2021财政预算案宣布推出总值110亿新加坡元的应对疫情措施,以继续帮助新加坡人和企业渡难关。(资料图片)

南韩征股票利得税

另外,近日股票交易印花税要否增加成为了一时热话,支持者主要以“能者多付”原则作为理据,反对者则强调加税对交投量带来负面影响,而双方则各自举引税率比香港高或低的地方作例证,然而较少人提及的却是韩国。该国现时的股票交易税为0.25%,略高于香港对买卖双方各自征收0.1%即合计0.2%的印花税,不过去年韩国财政部却宣布将在2023年将税率减至0.15%。

韩国股票交易税率由高于香港减到低于香港,无疑应该值得我们注意,而且这个决定背后其实还伴随着另一税基扩阔行动,那就是对股票大户征收资本利得税。政府原先提案是年度股票资本利得超过2,000万韩圜(约14万港元)就需课税,但后来将有关门槛改为5,000万韩圜(约35万港元),最高税率可达25%。

其实这种作法在其他国家亦十分常见,无论不收印花税的美国,抑或印花税高达0.5%的英国,它们同样将投资股票溢利及股息列作课税对象,反观香港的税制既不对股息课税,利得税评定实际操作又倾向不深入调查非金融公司或非证券持牌人的投资行为是否已经构成“行业”,导致本港几乎没对一般人的股票交易获利征税,根本完全没有道理可言。

发行政府公债、股票获利课税都是邻近地区过去一年跟香港面临同样财政困境政府作出的决定,目标明显旨在增加库房收入维持公共发展项目进行,而本地社会亦一直有声音呼吁港府采取同类措施,因此主事官员今年绝不能够继续闭门造车,别再一边无视现存开源加税选项,却又借口财政紧绌拒绝使用公帑推动本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