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发公债便能增加库房可用公帑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2月3日立法会会议上,民建联新界东议员陈克勤向当局提问政府债券事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的回答却只沿袭过去官员一贯口径,模棱两可地声称“成立政府债券计划的目的,是透过有系统地发行政府债券,促进本地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及持续发展”,完全回避了议员和社会关注发行公债能否创造就业、增加财富及支持财政的问题。
自2009年开始实施政府债券计划后,特区政府总计发行了约3,059亿港元的机构债券及零售债券,它们募集的款项会被拨入根据《公共财政条例》成立的债券基金,并且存放于外汇基金作投资。债券基金从2009/2010年度到2019/2020财政年度的总投资收入约为400亿港元,可见发债对增加库房收入有明显作用。
政府大有发债空间
况且政府近年发债款额与法定规限仍存在很大距离,2013年5月立法会通过决议案上调政府债券计划最高未偿还本金总额至2,000亿港元,嗣后93个月内有一半时间公债欠款还是维持在1,000亿港元以下,而新近的最高值还是只有1,165亿港元未偿还债券额。只要当局有意发行公债的话,无论财政压力抑或法律框架都没任何障碍。
经历过去两年的社会运动与疫情肆虐,香港经济无疑已经陷入千疮百孔状态,亟待政府大力投资修复,可是去到如斯危急之秋,一众主事官员近来竟然还继续用库房干塘做借口,拒绝执行失业救助等真正有助市民渡过难关的措施,完全漠视他们其实老早就有发行政府债券集资此一选项。
试问一个地方如果人民无法安居乐业、就业工作朝不保夕、财富分配极度不均,其公共财政就算再稳健又怎样?一众财金官员如果还记得为人民福祉着想,那么就请他们别再借故包装自己慵懒的守财奴行径,并且应该积极考虑包括发债在内一切有可能增加库房收入的方法,然后使用募得的资金来真正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