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或可成为港交所的“大肥肉”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去年在美国的集资总额高达820亿美元,是前年纪录的六倍。眼看SPAC上市风气愈见盛行,新加坡交易所上月底亦展开相关咨询,若能成事则会成为亚洲首例。SPAC上市虽有其监管风险,但同时也可以缩短企业上市的成本和时间。随着愈来愈多中概股因政治因素从美国回流,另觅第二上市渠道,以及科网企业上市集资的需求愈见殷切,香港亦适宜及早探讨SPAC可能性,别让肥水流向别人田。
SPAC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在加拿大问世,并于同期引入美国证券市场,但直至近年才广为基金经理和投资者垂青。据《华尔街日报》引述Dealogic的数据显示,2021年走马至今,SPAC的集资资金已达383亿美元,远超传统上市形式首次公开募股(IPO)的198亿美元。
程序短而快 吸引中小企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又可称作“空白支票公司”,其目的是企业欲以较低成本和较短时间在市场募集资金,而近年有名的案例则有电动车厂Nikola的并购活动,以及知名对冲基金经理人阿克曼(Bill Ackman)的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在上市流程上,SPAC是由投资机构成立没有业务的“空壳公司”,然后透过IPO募集资金,再寻找尚未上市的公司进行并购,其后则能省却IPO程序,立刻上市。但与“借壳上市”有别,SPAC的并购目标通常只是有现金而没有业务的“壳企”,而非前者常见的经营不善企业。另外,SPAC的上市条件亦订明公司须在两年内完成并购,并IPO募集的资金放进信托帐户,若两年后公司仍未找到合适的并购对象,该毕资金亦须在清算时归还投资者。
撇除疫情拖低IPO上市公司的估值,并使SPAC成为企业提高流动性的替代方案,SPAC亦有其他优势值得一提。由于传统IPO的上市程序均涉及找寻承销商、举办“路演”吸引潜在投资者,以及通过监管当局审查等等,此流程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反之,若SPAC公司能成功物色并购对象,则可在短短三个月内完成上市程序,期间不仅不须再走IPO的上市流程,令企业可节省投资银行的承销费、顾问费和法律咨询费用等,更可绕过证监会对企业申请上市的重重审查,故获不少中小企业视为成本和需时更少的融资渠道。
随着美国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后,相信未来将会有愈来愈多中概股,因未能满足美国当局的要求而被迫退市,须另觅上市渠道,并成为兵家之争之地。一如新加坡交易所(SGX)上月眼见SPAC上市的风气愈见盛行,亦正式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咨询,并剑指亚洲“空白支票公司”的地位,而据《金融时报》报道,新交所已经与多家银行和证券商洽商,计划看似事在必行,可见SPAC这旧“肥肉”不乏竞争者。反观港交所虽然近年已引入同股不同权,以便一众科网企业来港上市,但却未认真看待SPAC市场的发展潜力,相关研究不多。纵然SPAC跟港交所严打的“借壳上市”同样潜在企业财务造假的风险,但只要当局能做足审查和把关,相信此举亦能增强本港金融市场的地位,吸引更多中概股回流,并让一众中小科网企业更容易集资上市,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