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封强制检测 应该做得更好
政府周四(28日)晚上至周五(29日)围封北角东发大厦,居民商户须强制检测。围封行动在一周内推行三次,这次有475人接受检测,暂无阳性个案。特首林郑月娥在社交媒体帖文,未有直言评论行动是否成功,但称“做到保密、聚焦和快速”,似乎感到满意。
北角行动至周五也没有录得阳性结果,可能是前几天的检测和隔离工作促成“清零”。不过,零阳性结果不排除受其他因素影响,例如有样本是假阴性,或者患者已离开大厦,卫生部门在这三数天要密切留意该处疫情,有需要时要再安排检测。
必须与病毒斗快
毋庸讳言,开展围封行动已表示抗疫工作落后于病毒传播速度,因为围封地点已有个案而且集中出现。政府可说是旁观佐敦疫情爆发,虽于1月8日刊宪将新填地街26号列入强制检测名单,但无阻病毒扩散,到1月17日大厦累计有22人确诊,拖拉一番后政府终在1月22日围封该区。港大学者何栢良举了油麻地的案例,碧街15至27号在26日列入围封范围,早于19日已有两宗确诊个案与中九龙干线地盘群组有关,及后扩大至约40宗确诊,前后相差八天,而且过了强制检测的期限。相较之下,北角东发大厦爆发至围封时间虽较快,确诊个案在25号起趋升,政府决定在28日晚上围封,两者仍相差四天。
抗疫工作必须早于病毒传播,除了市民恒常遵守预防措施和高危群组检测外,政府要加强社区检测。环境局局长黄锦星日前透露会增加污水监测能力,在风险较高的地区多采样,又增加订购仪器,方向正确。港大学者何栢良的建议更进一步,即分析缺乏大厦管理的“三无大厦”当中哪些属高危,如大厦有一宗确诊个案,全幢居民须在24小时内完成强制检测,政府应当参考。
突击较预早通知好
随着围封行动渐成常态,社会讨论事先通知还是突击较有效。如果围封时间不多于24小时,以至浓缩在晚间进行,那么突击行动较可取。此举可以避免有居民或员工在通知期内离开以逃避检测,也减少打扰居民工作生活。
必须承认,突击未必完全阻止逃避检测甚或隐性患者四处流走。在感染个案趋升、已收强制检测令的大厦和社区,有居民会担忧受感染,担忧围封阻碍上下班,或者纯粹拒绝检测等原因提早离开。在油麻地碧街/东安街和北角东发大厦两次突击行动,街坊和区议员也目击居民拖行李远去,政府专家顾问袁国勇直言“好难搞”。不过,若然是事先通知,居民考虑去留的机会较大,突击行动较能确保居民受检测 。
三点改善减扰民
当然,要令市民更接受突击检测,而且放下离开的念头,政府就要尽力减少行动扰民的程度,同时严厉惩罚故意逃离者。要减少扰民,政府已做了一些措施,例如预备基本食粮和安排上门采样,但从北角例子中,有三点需要改善。首先,政府确保居民接收准确讯息。政府虽然早前已宣布只容许收到短讯或证明者免再受检,但有居民不满前两天已自行接受检测,因为未收到阴性结果要再检。第二,已检测者可以如期解除外出限制。有居民指晚上已完成检测并获短讯证明,但翌日早上家门外仍贴上标示未做检测的封条。第三,行动期间要顾及非大厦居民。有地下餐厅员工由晚上等到午夜仍无人安排检测,早上却有卫生署人员说他们没有应门而向他们发告票。
如果是居民员工误会强制检测的规例,政府官员应改善发放讯息的方式。如果是政府员工在行动过程中出错,那更要从速更正和道歉,避免往后行动重蹈覆辙。
同样重要的是,政府必须严惩无合理解释的逃离者。假若居民员工故意不做检测,就有机会传播病毒。惩罚亦对连日来接受检测或逗留大厦的居民员工公平,同时警惕往后受围封的居民员工要守规。相反,若是政府人员遗漏致有人未受检测,该等人士有权申辩。
总的来说,突击围封行动较为有利检测,但过程必须要迅速而利落,避免惹起纷争,居民员工在检测期内要充分获得支援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