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宽免公务员薪俸税是荒谬之谈
政府纪律部队人员总工会和香港公务员总工会周二(12日)去信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要求在下月发表的《财政预算案》里宽免公务员的薪俸税。疫下百业萧条、市民随时饭碗不保,两工会竟然提出如此建议,不但理据牵强,惹人侧目,亦难免予人精英主义和特层阶级的政治观感。
《财政预算案》将于下月24日宣读,两公务员工会日前一同去信财政司司长,要求政府为公务员提供额外薪俸税宽免,以“振军心、助经济”。信中认为当局在疫下推出的抗疫基金未能让公仆受惠,反而在经济不景下,不少基层公务员的家庭成员被裁,财政负担沉重。尽管他们对逆境的描述所言非虚,但其引用“财政乘数理论”作为宽免薪俸税的论据,就未免强词夺理。
两工会借用请用凯恩斯学生卡恩(Richard Kahn)的“财政乘数理论”,指出现时私人市场前景未明,其边际消费倾向不高,反观公务员因有职业保障,不受经济环境波动影响,收入相对稳定,“消费意欲理论上比任何人高”,并借此指出政府在公仆上每多花一元,其经济增长效益亦是最高,故额外宽免公务员的薪俸税不但可以刺激团队士气,更可以刺激消费市道。
无法证明公务员的独特性
首先,尽管卡恩的理论是用以描述政府投资或公共开支扩大时,对国民总体收入会有倍大作用,从而使宏观经济扩张,但其理论本身并无指明职位保障高低与乘数效应的关系,故公务员的消费意欲和宽免薪俸税之间的论说,可谓是穿凿附会“僭建”出来。再者,即使公务员有其职业保障,可以抵挡宏观经济冲击,但诚如工会所言,不少基层公务员的家庭成员被裁,即使宽免薪俸税可使公务员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他们亦未必会再款项投入到消费市场,反而更会有积谷防饥的考虑。最后,纵然疫下旅游、饮食等行业大受打击,但亦有如金融服务、医疗等行业未受影响。这实在难以说明为何公务员是唯一应受免税礼待的贵族劳工。
撇除这些移花接木的论据,乘数理论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后亦有不少批评。纵然政府增加财政活动,可以补足私人市场消费疲弱,但财赤效用亦会受利率波动影响。举例说,若然政府因为要压止通涨,在经济衰退时上调利率,这使变相亦会刺激私人储蓄率,挤走本是用作消费的资金,间接削弱乘数理论的效应。虽然本港在联系汇率下没有设定利率的自主权,但这是用来说明所有理论背后亦有其假设,而只有假设成立时,理论才会在现实世界发挥解释力。故搬出经济学家的理论时,至少亦要多做足功课,考虑香港整体因素,而非扭曲理论以支持偏频说法。
香港公务员总工会主席冯传宗认为,过往工会鲜有发言表达意见,故今次两工会首次联署“别具意义”,但意义最终只是惹来众人反感。如同立法会议员田北辰所称,去年政府已有宽减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若两工会要求延续措施则应该全民受惠,不明白工会诉求;香港税务学会前会长王锐强亦认为,这个建议与公共财政原则背道而驰、理据薄弱;就连公务人员联会副主席陈耀光亦反问,“⋯⋯为何以前那种特别优越、精英主义的公务员价值还再出现?”两工会积极参与政事诚然可使政府广纳民意,惟此必要放下自身利益,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依归,否则只会招人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