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破产非坏事 国企求存须改革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内地大型国企华晨汽车面临债务违约达65亿人民币,因无力偿还本金上周宣布破产申请重组。除了华晨以外,紫光集团、永城煤电等国企近期相继出现债务违约,令市场忧虑这将产生连锁的逃债潮,引爆内地金融危机。然而,只要不出现恶意欺诈及结构性的债务问题,其实国企债务违约对市场而言是个良好的改革机会。

企业举债不一定能偿还,所谓投资涉及风险,这本是市场法则。即使在经济良好的时候,也总会有企业因经营不善倒闭,这可谓市场健康运作的结果。只要监管机构能确保过程没有恶意诈骗、虚报转移资产等恶意逃债行为,那亦无须过份解读为经济问题。反而如果不断扭曲地“以债养债”,一时间可能看不出有什么经济问题,但债务累积最终一下子“爆煲”,就如同2008年的金融海啸般成为更大的经济危机。

华晨集团半年报显示,其负债总额高达523.76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10%。(资料图片)

无须过度解读为经济危机

华晨等企业被指经营不善已有数年,其自家经营的品牌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只能依靠与宝马合作的“华晨宝马”相关品牌产品拉回盈利。经营不善最终要借债渡日,但又提不出可以改变状态的改革计划,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企业自然是要破产。由此可见,华晨破产属于市场运作的结果,并非什么重大的金融危机。

不过,由于华晨是国企,令不少投资者以为国企会有国家“负责”,错误估计了其债务风险。即使两家内地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和东方金诚已因华晨经营不善而将其信用评级下降,但在上月底其评级仍有A+级,当中无疑是与其国企地位有关。

刘鹤多次提出要加快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发展。(Reuters)

国企改革之路展开

长久以来,国企都存在低效能的问题,很多经营者欠缺改善经营的意识,终使一部分国企陷入长期经营问题。华晨等国企破产,反映了中国政府正展开改革国企流弊的问题。周一(23日),国家副总理刘鹤在金融委会议中,就提出要进行国企改革以提升运行质量和效率,以及深化债券市场改革两个重点。

这一方面显示国企也必须加入市场竞争,也失去了“不会倒”的光环,另一方面也是让市场重新评估国企债务风险,令债市的运作能更合乎市场原则。从时机而言,中国经济现时正有秩复苏,有能力吸收一些企业出现债务违务所引起的震荡,正是处理这些重大问题的时候。而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而言,国企更趋市场化,减少失衡也将改善中国经济质素。可以说,最近的国企债务违约事件,对中国经济发展也有正面与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