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受惠疫情生意增 政府资助如浪费?
创新办周三(21日)公布第二批保就业计划雇主名单,涉及8万雇主,批出工资补贴约109亿元,承诺受薪雇员人数超过45万人。除了早前广受关注的百佳、惠康等超市获资助之外,不少生意受疫情影响较少的企业,也名列二期保就业计划的次轮名单的前十位置。虽然经济运作环环相扣,难言有公司生意可以完全不受疫情影响,但数以百亿计公帑若未能用得其所,实有负市民——尤其失业者——期望。
业绩影响有限 尽取政府资助?
受惠疫情期间的食肆限聚以及居家抗疫影响,两大超市生意逆势上升,政府点名要求他们向市民提供优惠折扣,其中百佳以全民抽奖回应政府要求。此外,不少其他企业即使申领保就业,但其疫情却未因疫情大受影响。例如今次获大额资助的有电讯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也有医疗机构、运输公司,但部分企业的营业情况不仅未有疫情影响,更甚至受惠疫情。政府派发资助,也理应用得其所。
除了头三名的牛奶公司、百佳及屈臣氏在之前早有讨论,位列第四位的顺丰速运(香港)有限公司亦为近2,692名员工申领津贴,9至11月期间的工资补贴金额达6900万。但其运输业务受惠于疫情期间的网购风潮、运输需求,企业生意比去年同期高速增长。根据顺丰控股2020年上半年度业绩,企业财报指顺丰速递半年度物流件量达36.55亿单,比去年同期上升81.27%,总营业收入711.29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42.05%。原意为保障市民就业的公帑,政府却交到疫情期间业务高速增长的企业手上,问题显然在于保就业计划药石乱投。
失业潮未见顶 资助应用得其所
两轮保就业计划耗费公帑数以百亿计,但与此同时,政府统计处周二(20日)公布最新数据,本港的失业率增加0.3%至6.4%,周三(21日)国泰航空宣布大规模裁员5,900人,港龙航空更即时停止营运,大量市民失业,企业裁员浪潮或许只是开端。与航空有密切关系的餐饮供应等,亦或受到牵连,甚至出现骨牌效应。政府的一分一毫,在这艰难时刻都极为重要。
第二轮保就业计划将于11月结束,但有估计失业率远远未见到,明年甚至会高见7%。政府往后发放资助应更精明,精准向有需要的企业提供资助。推出糽困措施时,可例如要求公司提交报表证明企业生意受疫情打击,至少将受惠疫情的企业排除于资助名单之外。过往官员强调保就业计划一刀切拨款在于减少行政费,但上亿元资助未能用得其所,意味有需要的市民本应得到更多而未能受惠。政府责任在于资源分配,而资源分配首要是公平按需,官员必须改正做法,方为对市民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