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既要内地援助 更要香港自强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由于豁免检测安排失误、检疫能力不足等问题,香港自7月中旬爆发第三波疫情。虽然近日每日确诊个案已回落至双位数,但数字仍然偏高。许多市民都在慨叹“究竟我吔做错乜嘢”,要受这个无能政府拖累。问题终归是要解决的——如果未能控制疫情,那就要像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所讲,寻找内地支援,否则社会运作很难恢复正常。但在支持内地援助之余,香港长远而言必须自强,不能每次遇麻烦都要求中央援助,这只会令内地人看不起香港。

疫情自年初爆发以来,香港在抗疫上一直暴露弱点,早在2月就因为口罩不足而向内地求助;而当香港安然度过第一及第二波疫情,社会陆续恢复正常之际,却因豁免检测政策存在漏洞而触发第三波。现在回想,倘若当局在吸取第一、二波疫情的教训后,检视自身不足,包括完善豁免检测政策和提升社区检测能力,疫情未必会大幅反弹。这些本来都是香港可以自行处理的事,但港府都做得很差。

“国家队”进场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不得不承认,相比香港,内地在疫情爆发中后期的补救措施做得出色,例如它具备在大城市进行全面检测、短期内兴建临时医院收治病人的能力。正因如此,内地得以战胜疫情,现时内地人已无须佩戴口罩,恢复了正常生活。港府素以高效著称,但在抗疫方面却处处被内地比下去,这是它必须深刻反思和检讨的。

袁国勇:“搞唔掂”就要求援

对于部份对内地援助有顾虑的市民而言,他们应以科学专业为尚,不要轻信个人DNA会被“送中”的阴谋论,也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内地疫苗一定不可靠,一切应以科学为准;而对政府而言,既然短期内无法单凭自身提升抗疫效能,那就惟有倚重外援。诚如袁国勇教授所指,当香港的检测问题经过五个月都“搞唔掂”就要找人帮手,否则本港经济及社交活动便难以回复正常,会变成西方社会一样,许多人都有抑郁及创伤后遗症,“一是饿死、一是病死、一是闷死”。

当下首要任务是抗疫,与内地加强合作是有益的。但我们同时认为,香港应在克服今次疫情后作出全面检讨,思考自强之道,不要养成有事就等“国家队”帮忙的坏习惯,这只会令香港失去自我改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