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获威尼斯终身成就奖 香港电影能否续放光芒?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第77届威尼斯影展将于9月举行,大会宣布将颁发金狮终身成就奖予香港女导演许鞍华,为2010年吴宇森以来第二位荣获同等殊荣的华人导演。年届73岁的许鞍华自七、八十年代在香港电影新浪潮中冒起,曾以多部反映社会现实及女性角度的电影引起海内外回响,更于2011年凭着《桃姐》角逐金狮奖。许鞍华代表的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其所得的终身成就奖亦代表了香港电影的国际地位及成就,然而在许鞍华之后,港片又可否再接再厉,继续在国际影坛上绽放光芒?

许鞍华为香港典型的战后婴儿,1947年出生于辽宁鞍山,父亲为国民党文书,母亲为日本人,可想而知,此家庭成份不容于当时的新中国政权。其双亲千里迢迢南下到此南海一隅避秦,许鞍华亦因此得到英语教育,就读圣保禄学校并于港大主修英文及比较文学,再负笈英国伦敦电影学校修读电影。拥有此学历及背景,许鞍华成为他日香港电影业的中流砥柱,自然不过。

当年《投奔怒海》因政治问题,在内地和台湾同样被禁。(电影剧照)

既反映社会 亦手法破格

回港后许鞍华先成为名导胡金铨助手,后加入无线电视成为编导。当时香港电视工业极为发达,无线、丽的、佳视三足鼎立,无线亦被喻为众多名导及电影巨星的木人巷,孕育了严浩、杜琪峰、谭家明、王家卫一代新浪潮导演。当时香港正值六七暴动后,麦理浩来港推动的一系列新政,社会言论空前开放,战后婴儿担纲的社会运动方兴未艾,许鞍华亦首次涉足反映社会现实的影视作品,如廉署宣传片《ICAC》。

许鞍华在无线时期亦获大量空间,以新式破格的拍摄手法制作艺术成份极高的《奇趣录》、《CID》、《北斗星》等,奠定其1979年首部执导,实验色彩极强的《疯劫》,开创出当年的新浪潮先河。许鞍华后来转投香港电台电视部,亦在《狮子山下》拍摄的16厘米电影作品《来客》,讲述七十年代末大量越南船民于陷共后蜂涌来港的写实作品,成为其“越南三部曲”之首。

许鞍华早期最出色作品,要数到1982年的《投奔怒海》,讲述越共治下越南人民遭受红色恐怖及贫穷煎熬的惨况。由于当时香港正值前途谈判,此部电影为普遍恐共的港人造成相当大震撼,为本港难得充满政治隐喻兼反映当时社会人心浮动的写实之作。后来许鞍华的风格渐走多元,有改编民国作家的电影如《倾城之恋》、《半生缘》、《黄金时代》,又有武侠片《书剑恩仇录》、灵异片《幽灵人间》等作品。

许鞍华现时有两部金像奖大满贯记录的电影,一部是《女人四十》,另一部是《桃姐》。(《女人四十》剧照)

与社会土壤息息相关

不过许鞍华最擅长的仍是讲述社会边缘弱势群体的写实电影,如《千言万语》、《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以及女性角度出发的《女人四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得闲炒饭》、《桃姐》等,其中以《女人四十》及《桃姐》最为成功,横扫当届各个大奖,为女主角萧芳芳、叶德娴荣登影后宝座。《桃姐》一片更得到国际青睐,获得意大利平等机会委员会颁发平等机会奖。

许鞍华的发迹史,恰好是香港电影发展及蜚声国际的历史,更是正正与香港社会及文化的黄金时期同步。许鞍华如今荣获金狮终身成就奖的殊荣,正为其“收成期”的巅峰,然而许鞍华本身的成功,亦与当年香港及国际的政治、社会局势息息相关。1949年大量精英及人才涌港,为香港的多元发展提供条件,继又有英国殖民政府在大型社会骚动后洗心革面,改革半专制的殖民体制,皆为其当时的时代背景。

当时香港社会空前开放,本土意识深植的战后婴儿初露头角,庞大创意蓄势待发,加之其时电视工业亦正值最蓬勃时期,为新一代电影人提供重要平台及跳板,先可诞下新浪潮一代。凡此种种皆是天时地利的因缘际会,断非一人自称辛辛苦苦的白手兴家方可享得今天的“收成期”可以一言概之。无视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对不同世代的人妄下评论,自然捉不着问题的肌理,最终也沦为指摘漫骂,无助沟通。

对晚年的老人家而言,子女能在身边陪伴自己已是最大的幸福。(《桃姐》剧照)

制造非香港、特色渐褪色?

然而今天的影视生态又如何?无线电视长年垄断,新兴竞争者难以望其项背,但无线却故步自封,作风日益保守扼杀创作空间。2013年王维基申请香港电视广播牌照,却遭梁振英政府以“一篮子因素”为由封杀,亦对创作的空间造成打击。电影业自从合拍片成风后,重心愈见北移。北上发展本非问题,但制作多少用港人班底,能否展现香港本土特色,抑或令香港电影日渐褪色甚或没落?今时今日能拍出如《投奔怒海》者可谓天方夜谭。

不过纵然香港电影业不断萎缩,近年新兴电影人却不再视大陆市场为目标,反而重新扎根本土,近年都拍出了不少口碑极佳的电影。如《翠丝》讲述跨性别人士的争扎、《沦落人》描写行动不便的独居长者与菲佣之间的主仆之情,以及最近的《叔.叔》道出同志长者的秘辛、全片皆在屯门取景的《幻爱》反映精神病康复者的问题,风格虽与许鞍华各异,然而却承袭其拍出社会边缘弱势群体的主题。

在今天的社会背景,香港电影要重返八、九十年代的盛世无疑是好高骛远,然而纵使时势再艰难、世道再恶劣,仍有一班有热诚的电影工作者努力不懈,传承上一代电影人打下的金漆招牌。只要能触动人心的作品,自然是好电影,不然再多的殊荣或收成,也是脱离社会现实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