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企签署减塑承诺 香港政府要有角色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屈臣氏集团周四(2日)宣布成为首间签署《全球减塑承诺》(New Plastics Economy Global Commitment)的保健及美容零售商,表示集团将积极减少产生塑胶废料,同时目标于2030年前全面淘汰PVC。而在再生塑胶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会于2025年前至少使用20%再生物料作塑胶产品包装。

《承诺》包括三方面行动,例如停止使用有问题或非必要的塑胶包装,以可重用包装物料取代即弃包装,以及大幅再用或循环再造已生产塑胶制品等。(《塑胶真相》剧照)

《全球减塑承诺》

2018年,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联同联合国环境署(UNEP)发表《全球减塑承诺》,旨在推动塑料循环经济,减少全球的塑胶浪费及污染。《承诺》包括三方面行动,例如停止使用有问题或非必要的塑胶包装,以可重用包装物料取代即弃包装,以及大幅再用或循环再造已生产塑胶制品等。

《承诺》自发表以来全球已有多家企业、组织或政府签署,当中较为港人熟悉的包括苹果、可口可乐、高露洁、雀巢,以及H&M等。本港即弃塑料制造商众多,但对比这些跨国巨企,目前签署《承诺》的本港企业仍属少数。环保作为全球共同议题,影响人类未来生活,除了依靠企业自律,环境局如何为业界提供诱因,鼓励企业减少制造塑胶亦相当重要。

企业会否签署《全球减塑承诺》属于商业决定,但本港甚少企业参与环保计划,政府仍有责任审视是否现时政策或营商环境所致。(资料图片)

加强回收 源头减废

近年的都市固体废物中,塑胶废物约占两成,塑胶容器(如胶樽)则约占塑胶废物的一成左右。而塑胶废物比重同比增长,2018年制造的595万公吨的废物近七成被直接送往堆填,政府更应从征费与回收双管齐下,纾缓本港堆填负担。

自2017年起政府便就塑胶产品容器的“生产者责任计划”展开顾问研究。可惜研究多年,原意实行污者自付的“生产者责任制”始终只闻楼梯响,生产者继续透过制造塑胶从中获利,但处理塑胶废物的费用与其环境成本却由社会共同承担。随着立法会会期将尽,六月时垃圾征费草案“难产”,更是对本港源头减废的一大打击。环境局未来应以源头减废为目标,研究将生产者责任制及垃圾征费重新提上议程推动立法。

企业如要依据承诺使用可重用包装,或循环再造已生产的塑胶制品,在本地而言仍有一定困难。(资料图片/郑子峰摄)

企业会否签署《全球减塑承诺》属于商业决定,但本港甚少企业参与环保计划,政府仍有责任审视是否现时政策或营商环境所致。本港塑胶回收率低,2018年更低见7%,企业如要依据承诺使用可重用包装,或循环再造已生产的塑胶制品,在本地而言仍有一定困难。环境局尚可从本地回收业界入手,如以补贴提高塑胶回收利润等,由此支持环保业界回收塑胶,为本港营造对环境友善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