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垃圾虫” 罚款可了事?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疫情令不少市民培养了一个新习惯,就是到郊区消遣。行走山野呼吸新鲜空气,固然是都市人大乐事,不过随山径及郊野公园的人潮渐增,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变本加厉。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周三(27日)回复立法会议员质询,指在今年首四个月,渔护署共检控60人在效野公园违规乱抛垃圾。然而对比遗留山野的大量垃圾,被检控的“垃圾虫们”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网民Joan于周六(9日)行经屯门麦理浩径(第十段),期间于路上发现一石屎趸竟被部份行山人士当成垃圾桶,旁边的垃圾更放置2星期仍无人理会。(网民Joan授权图片)

检控难敌垃圾虫

山径不同市区,政府难以经常派员行山监察,守护山野清洁,市民自律仍至为关键。可惜不少行山人士仍然忘记“自己垃圾自己带走”,导致不少山径布满垃圾,有时亦见口罩踪迹,相信是疫情期间的热潮“遗物”。《香港01》5月初报道便指出,大帽山上布满垃圾,甚至有露营帐幕乃炉具遭人丢弃,部分人更将垃圾摄入石隙,既难以清理亦祸害生态。

行山热潮为山野带来不少垃圾,而当局加紧巡逻,亦使渔护署的检控数字急增,今年1至4月已有60宗乱抛垃圾检控,仅四个月时间已迫近2019年度92宗的全年“成绩”。对比近月行山人次的急增、满布山野的垃圾可见,60宗的检控个案或许只能起到警愓作用,问题并不能单靠罚款解决。

加紧执法取缔“垃圾虫”固然重要,但如何在检控以外再寻出路,也是局方的当务之急。渔护署及康文署可首先从改进宣传入手,例如在固有的宣传形式以外,考虑以活动或节日形式在长假期宣传“山野无痕”,或在热门山径起点向行山客派发环保垃圾袋,让行山客带走垃圾,以此推动行山新手再游山径时可以有所改进。

山径订承载上限

考虑到山径难以执法,单靠宣传又难迫使行山客遵守规则,渔农署及康文署可研究因应山径受欢迎程度,为不同山径设定人数承载上限。因为大部分山径起点较为偏僻,当局可以交通工具班次限制旅客人数。而当局自家推出的“郊野乐行”亦可在在部分路线游客过多时,指示市民停止前往热门山径。

限制自然区域的游人人数,在本港其实已有先例,例如米埔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便有类似做法,分别以许可证及门票形式控制游人数量。因此若山径保养情况未如理想,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未有改善时,局方可为山径设人数上限,并透过官方通告建议市民转换路线,减少市民集中某几条行山路线。

郊野公园以至不同山径既属天然资源,如要以收费、发许可等形式限制市民前往,固然是香港市民的一大损失。因此在研究设承载上限前,当局尚可以努力向游人推介其他难度相约的山径,分散不同山径人流,期望疫症行山潮可以让行山的礼仪普及,山野垃圾堆积的情况可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