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政府推出抗疫App 活用创新科技港官能学会吗?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全球确诊数字突破300万宗,死亡人数逾21万。疫情重灾区欧洲及美国增长有放缓迹象,不少政府近日亦宣布不同程度之解封措施。至今累积个案超过6,700宗之澳大利亚,连续两周亦见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少于100宗之情况,总理莫里森放宽禁足令,容许至多两名成人到别人家中相聚,并开放海滩等公共设施、容许民众之非紧急出行。不过澳大利亚政府亦做好两手准备,开发名叫“CovidSafe”抗疫手机应用程式予国民下载,以加强追纵及控制传播链,短短一日已有逾200万人下载。

此“CovidSafe”应用程式仿傚新加坡政府月前推出之“TraceTogether”,以蓝芽功能追纵曾有密切接触的用户,以加快辨识传播链以防止疫情扩散。澳大利亚政府推出的“CovidSafe”,会要求用户提供其年龄层、电话、邮递区号等个人资料,并在其确认为阳性时,把个人资料上载至澳大利亚亚马逊的云端网络系统。

对此不少公民团体表示关注,担忧国民私稳将受侵犯。政府则表示,只有医护人员方能索取数据,警方就算有法庭搜令亦依然无权翻查应用程式内的个人资料。政府又保证,应用程式不会追踪用户的位置,并会保存21日后自动删除,又会于疫情消退后将资料全数移除。最重要为下载此应用程式纯属自愿性质,以防公民社会担心政府强制收集大量国民个人资料。

自愿下载反大受欢迎

在此非强制方式下,本来亦可能引起对于其成效问题之关注。然而应用程式于周日(26日)甫上架,便引来大批民众蜂拥下载,短短一日已达200万用户,令本来关注一扫而空。澳大利亚政府活用新世纪新科技抗疫固然可喜,亦吸收了韩国早前利用流动追踪患者及提供测试服务,成功抑制疫情的经验。不过利用科技抗疫不一定代表有实质成效,如同样开发蓝芽流动应用程式的新加坡,便出现疫情大爆发,当中亦跟其一直以来对外劳的歧视政策不无关系。

单单以手机程式不可能将疫症彻底解决,因此莫里森亦称将大规模扩大国内的检测范围,将潜在的隐形患者无所遁形,以追踪及测试双管齐下的方法,避免进一步解封时疫情会因而反弹。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认为,杨伟雄任内落实多项新政策“有功有劳”。(资料图片)

创新科技成抗疫重点

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皆将科技应用于抗疫工作上,三国疫情走向虽各有不同,但利用创新科技应付时代挑战,实为与时并进的管治意志。本港在创新科技一直落后于人,斥巨额兴建的数码港、科学园沦为地产项目,陷官商勾结丑闻。上届梁振英政府开设创新及科技局,委任理工大学行政副校长杨伟雄为局长。然而其任内除了以一句“我见过!我真系见过(Steve Jobs)!”为人认识之外,政绩几乎一片空白。

翻查纪录,政府各部门共提供85个流动应用程式让公众下载,仅以提供天气服务的“我的天文台”等少数较为欢迎,下载次数达775万次。其余如投资推广署的“香港投资推广署新闻及活动”、食物环境卫生署的“无尽思念”等则少得可怜,下载次数不及2,000。然而投资推广署的程式每年涉及经常性开支约24,000元,平均以24元公帑换取一次下载,表现欠佳。

在此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之初,政府屡遭批评反应迟钝,踢三脚才动一动,激发民间自救,创意涌现,例如自制口罩、洁水液、消毒啧剂等,更有人以立体打印技术,复制防毒面罩滤嘴以取代滤棉,创科局当时却不见踪影,未有发挥推动创意工业的角色,扶助或补贴有关企业。早在疫情爆发之初民间出现口罩荒,澳门政府已在网上详列全市各地口罩供应情况,香港政府却未有相应的资讯,令各区出现大派长龙的情况,加剧社区传播风险。

上周特区政府大换班,杨伟雄遭免职并由机电工程署署长薛永恒继任。薛局长对于本港创科前景理念为何、政策主张为何、施政方针为何,公众皆不知晓,,以其机电工程署署长之背景,何以胜任创科局局长一职,政府亦从没向公众交代。在此疫情放缓、危机却未解除之际,究竟薛永恒及创科局,是否如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般,有与时并进的施政魄力及能力,将创新及科技应用于应对疫情及往后可能出现的重大公众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