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政府资助生产 口罩仍贴炒价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本港1月下旬已现口罩不足,近日市面供货情况终有回稳趋势,不过部份口罩定价仍然昂贵。早前政府推出“本地口罩生产资助计划”,资助7间公司共8条生产线制作口罩,计划理应“为民服务”可以压抑市价,但受政府资助的口罩定价,反而比起其他本地生产商更加昂贵。而部份受资助厂商亦比原订时间迟向政府供货,政府资助是否用得其所,引来社会疑虑。

4月12日,有药房促销口罩,香港品牌一盒230元,但标明买五盒只需1000元,即便宜150元。(欧阳德浩摄)

获资助却仍贵价?

根据生产力局的资料所示,生产商如欲加入政府的“本地口罩生产资助计划”,须符合多项条件,例如已在香港具备生产线所须设备、原材料、厂房、设立无尘车间设施,以及每条生产线每月须生产至少50万个口罩。而申请人亦须提交资料证明口罩质素达标、可行生产量、生产时间表等。惟根据生产力局指引,在生产商完成政府供货要求后,对于厂商在市面上以何等价格出售口罩,指引并无限制。

虽然详细的售卖细节,仍视乎商经局与生产商所签订的最终合约,商经局周四(16日)表示上月只是原则性批准8条生产线的资助申请,目前仍未就签订合约及发放资助,在合约签订前,出品售价仍由生产商自行决定。

就市面所见,有传媒发现将会受政府资助的“V CARE MASK”(奥成生产)在市面药房每个平均售价5元;“香港造”(步创科技生产)口罩亦须4.4元一个。与其他本地厂商如HKTVmall、国药科技等大约2.2至2.5元一个的售价比较,受资助者仍高出近倍。有关“本地口罩生产资助计划”,目前生产力局已停止接受申请,但仍有12条生产线资助名额等待批出,商经局经此教训,应在签订合约时,参考政府每个不多于3元的采购价格,同样为受资助厂商的外售口罩订明最高价格,限制受资助厂商的图利。

4月12日,有药房将口罩堆成如一座“蓝山”,每盒卖190元。(欧阳德浩摄)

口罩不能依赖自由市场

对于受资助厂商的口罩供应现况,商经局有责任要求厂商追回进度,亦应与厂商尽快协商合约详情。将会接受资助的多条生产线原订本月中可以向政府供货,但截至周二(14日)政府仍未收到任何口罩,反而在市面上却有受资助口罩抢闸出售,政府资助遭议员质疑被利用“揾食”。虽然目前仍未发放拨款,但生产线既将由政府出资,口罩甚至以“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口罩生产线配额的首家公司”作招徕,其出产口罩以贴近市价的价钱图利,实不为社会乐见。商经局与生产力局应合作研究应对方案,例如在合约条款上,或在拨款发放的过程中,与厂商协调市面售价,让计划真正造福市民。

自疫症蔓延之初口罩开始短缺时,政府已盲目相信自由市场的“无形之手”可以协调口罩价格。但口罩关乎个人健康,疫症蔓延之时被市民视作“护身符”,成为当下的生活必需品之一,而政府主动推出“本地口罩生产资助计划”,证明其亦知道口罩对市民生活重要。在疫症重要关头,政府不应死守自由市场教条,反而应在确保本地生产同时,以限价形式向市民配额出售口罩。或许自由市场是香港过去赖以成功之道,但口罩问题困扰市民多月,连口罩买卖都谈自由市场,结果正是富者囤积居奇,贫者无立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