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办易帅】夏宝龙替换张晓明的两个重点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国务院周四(13日)宣布免去张晓明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一职,改任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夏宝龙兼任港澳办主任,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及澳门中联办主任傅自应兼任港澳办副主任。这是继今年初中央任命骆惠宁为新的中联办主任后,中央的港澳连络体系再出现重大变动。去年香港出现重大动乱,中央已察觉港澳治理体系存在问题,这也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具体反映出来。

由于年初更换中联办主任并非寻常交替,而是由封疆大吏“空降”接任,坊间早已预计中央很快也会调整港澳办人事,不排除只是因肺炎疫情突起才拖至此。换人是意料中事,从人选与结构上看,也不难发现中央正在落实完善港澳治理体系的步调。经历过去年的波动以及四中全会的宣示,中央在此时对港澳连络体系的任命不可能只是单纯的换人,当中的细节解读值得港人注意。港澳办今次改组领导班子,至少有两个“破格”值得留意。

张晓明改任港澳办副主任。(新华社)

其一是夏宝龙现职政协副主席,属于副国级职务,虽然此前港澳办亦有廖晖以政协副主席身份兼任港澳办主任的先例,但如今联同“降职”为常务副主任的张晓明及两位中联办主任在内,港澳办的领导班子包含了一名“副国级”加三名“正部级”,显见其重要性增加。如此所述,中央这次对港澳办动大手术,与香港最近一年的社会动荡息息相关。从四中全会到去年年底澳门回归20周年,中央不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在中央眼中港澳两地对“一国两制”的实践谁出了问题,不言而喻。

换言之,从这次改组足以见到中央提升了对香港问题的关注程度,主事官员的选择也似乎反映中央重新认识了香港问题的复杂性。过去中央对香港的政策方向可以说是较为放任,但去年的动乱反映了香港存在大量社会、国家安全、民生等问题,换人而不改正体系问题只会是换汤不换药。而且夏宝龙跟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一样都是出身封疆大吏,本身为港澳问题“门外汉”,有别于以往由港澳联络体系出身的技术官僚。夏宝龙曾历任浙江省省长及省委书记的要职,以雷厉风行而闻名。虽然出现过“强拆十字架”等具争议的政策,但在任期间成功改善了浙江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曾获得被称为中央经济智囊的现任副总理刘鹤高调表扬。中央采用地方管治经验丰富的要员掌管港澳体系,反映了中央认为香港问题不再单纯是联络问题,而应该包括在更广义的国家治理问题框架中。

另一个“破格”是由中联办主任兼任港澳办副主任,反映了中央有意将港澳联络体系整合统一。中联办是中央派驻香港的机构,是一国两制在地化的体现,负责“联络”社会各界,是中央和特区的桥梁。港澳办则设于北京,代表中央政府统筹处理两个特区的事务。两者都是隶属于国务院的正部级单位,以往没有明显的统属关系,统筹与运作机制一直没有理顺。这次,香港及澳门两位中联办主任兼任港澳办副主任,将两者置于港澳办主任之下,可以理顺三地连络体系的管理架构,也免去了以往互不统属经常引致沟通不良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