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科改革建议惊传“神逻辑” 教育局应知所取舍
文凭试核心科目周一(4月1日)开考,一直备受争议的通识教育科有传成为改革对象。据报,教育局辖下的“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最新建议,将现时六大单元浓缩整合,而占该科逾三成课时的独立专题探究(IES),日后或将变为“选修”,惟不参与的学生文凭试最高不能超过第4级,即约莫相当于旧制的D等。
如果该改革建议属实,相信会为愚人节的香港增添一则笑料。即专责小组所谓可以“选择”的代价,竟会直接影响学生大学升学考试的成绩,如果这样也可以称之为“精简课程”的话,那么“01观点”一直倡议废除的中国语文科聆听、说话两卷,假若日后被采纳,教育局是否也可以告诉考生,大家可以选择不读,但如果不读的话文凭试最高不能超过第3级?
更何况,过去曾经有通识科考生因独立专题探究被裁定为抄袭,但其惩处也仅是直接该校本评核计算为零分,并将整体科目成绩降1级。换言之,在现行机制下考生如果直接自主“罢考”,其结果可能与改革后的建议相去不远。
措施原意良好 但在制度中落实会被“异化”
我们明白很多措施如果独立地看,都有其存在价值,独立专题探究亦是如此。正如很多捍卫IES的老师主张,学生完成一份高水平IES的裨益可终生受用,例如学懂设计一个具争议性、探究性及可行性的题目,也要掌握文献搜集、回顾和落注释的要领,如同大专院校的专题研究般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说明。
不过,任何原意良好的设计,放在有许多实际条件限制的教育体系当中,往往容易“异化”成为压迫师生的机制。例如在过去的预科制度当中,只有中、英两科必修,而必修科亦只当作半科成绩计算,让学生有较多时间修读选修科。但改制后的文凭试制度,学生需要修读中、英、数、通识四科必修,导致修读选修科的课时变相减少。
在这课程结构下,造成一个吊诡现象。即通识科本身虽然鼓吹多元化的学习,但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愈是繁杂不精的课程设计——如通识科再拆分为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今日香港、现代中国、全球化、公共卫生,和能源科技与环境等六大单元——反而愈容易将学生修读其他选修科,扩阔目光的机会排挤出去。
现实条件有限 不如认清本质、重点出撃
有通识科教师坦承,教育界“将货就价”的情形普遍。有学校选择搜集数篇文章以剪报评论形式完成,有的甚至置之不理,总之学生交到“功课”,再以校本情况评分,便草草了事。
这情况不难理解,以中文科“范文”为例,其原意是希望学生多诵读经典篇章以改善语文基础,理论上有胜于无。但一旦放在中文科的现行框架下运作,由于整个科目再细分为听、说、读、写四卷,学生即使辛苦研读范文篇章,其分数亦仅占阅读卷的30%,而阅读卷又仅占全科总分的24%,因此“范文”实际上只占总成绩的7.2%,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根据考评局报告,就显示去年中文科考生在“范文”的表现两极化,可见部分考生或有策略性“弃守”的现象。
通识科IES的情况只会比中文科“范文”更为极端。我们认为,教育局应该知所取舍,彻底废除IES制度或将其与文凭试成绩脱钩。此外,通识科的性质也应该进一步厘清,与其维持现时庞杂不精的设计,不如认清楚通识教育作为公民和政治教育的本质,将“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现代中国”、“公共卫生”和“能源科技与环境”等无关宏旨的单元悉数删除,但须保留“今日香港”单元,教导学生有关基本法、国民身份、人权、民主和法治等公民教育议题,以补充香港公民教育自殖民时代以来的缺失。至于“全球化”单元,则重点应在于培养港人具备世界公民意识,在经济全球化之外,同时理解到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人口全球化、管理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等等。
举例来说,现时香港可再生能源发展严重落后于国际水平,除了政府懒政无能之外,市民缺乏作为全球公民的环境意识也难辞其咎。通识教育科只要将学生的公民和政治意识奠定良好基础,其余具体议题,学生自会去发掘,根本用不著学校耗费有限课时“以有涯随无涯”——既苦了教师,更苦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