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潜在水资源冲突 香港准备好应对吗?
广东省筹备在今年上半年实施《广东省东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期望有助应对旱情和突发事件。东江水占本港食水供应约七至八成,随着大湾区经济民生持续发展,区内城市耗水量会增加,水资源竞争愈趋激烈,增加城市间的磨擦,出现应急调度的机会亦不容低估。就此,港府应落实供水自主,减少依赖东江水。
具体来说,若然粤方因为履行“统包总额”,勉强维持供港水量,其他城市就会不够水,居民会埋怨港人夺走这珍贵的资源,只有供水公司得益。若然粤方真的收紧供应量,香港未能及时有其他替代水源,就会不够水,瘫痪城市运作。
要消弭大湾区的内在水资源矛盾,区内城市应有两手准备,既要制定紧急调动水源的准则,又要加强自主供水。
先说紧急调动。广东省在 2015 年发布《广东省东江水调度管理办法》,列出实施应急调度时,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水量调度权限,调整水库、水闸和水电站等措施,保障供水安全。另外,水文部门要每天向东江流域管理机构上报监测资料。近月,《南方日报》引述广东省水利厅厅长许永锞指示,争取今年上半年实施《广东省东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以应对流域遇上严重旱情、突发水污染和严重咸潮等突发事件。
翻查《粤港持续发展与环保合作小组》的工作计划和《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等文件,讨论重点是保障水质安全,水资源分配则非重点。外界对预案细节所知有限,“01 观点”向水务署查询,获告知有关《预案》的具体内容尚没有最后确定惟强调广东省当局和水务署已有既定通报机制,若发生事故影响输港东江水的供应,广东省当局会即时电话通知水务署的指定联络人。
粤港双方签订供水协议,加上通报机制,多年保障香港供水稳定。再者,上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再次确立供水安全的原则,加强水资源合作交流。 近日有报章访问粤方水务专家,指西江水将会是香港的应急备用水源,最终是大湾区各市水网互通,更容易调动水源,减少浪费。
虽然如此,香港政府也要以策万全,及早向粤方了解预案内容,备悉应急时间的供水安排,好让水务及民政部门有所准备。
在香港,水务署在年报强调本港供水足以应付“百年一遇的极旱情况”,并早已制订全面的《干旱应变计划》,但不曾公开详情。“01 观点”追问水务署,署方认为“不适宜公布《干旱应变计划》的全文,以免影响计划的运作”,只简短回应,称会密切监察用水需求、水塘储水量、各项水资源的供应情况、降雨量预测等,并按照当时的实际环境,综合审视所须的应对措施,例如与广东省当局商讨增加东江水输入量、限制非必要用水包括浇灌园景、游泳池注水、洗街等。
限水机制没有甚么敏感资料,署方坚持不公开,令人费解。台湾桃园市政府则透明得多,可供港府参考。公众可以轻易寻找市政府的旱灾缺水应变措施,缺水状况分列等级,例如达到二级限水时,自来水公司会减供工业用户水量 5% 至 20%,游泳池等不必要用水会减供 20%。香港能否同样公开制水指标等应急方案,让公众评价是否可行?
再说自主供水。“01 观点”多次重申,自主供水的目的不在于切断粤港联系,而在于行有余力,香港则应自行解决资源匮乏,并探索提升技术,发展水利产业的机会。即使向外寻求资源,也可以保持议价能力,公平交易。
政府上周三(20 日)回答立法会议员郭荣铿的书面质询,拖拉十年的水塘间转运隧道计划终于在二月展开,预计在 2022 年第四季完成,有助调动水塘储水,避免浪费,连同正在规划的将军澳海水化淡厂,算是落实水资源多元化。
再者,政府正在更换水管和铺设“智管网”侦测水管渗漏,但诸如东区等地区更新进程依然落后,经常爆水管,平白浪费大量食水,也浪费了日常节水成果。政府必须加强检测,免得居民商户担心突然没水用。
天文台日前公布,预测今年本地雨量为正常至偏多,食水供应可望不成问题。不过,怎料后年、大后年的状况如何,东江城市邻近香港,一同出现旱情或特发事故的机会不小,因此,城市必须预备紧急时候的水源分配,避免恶梦到来时才商讨,另外就是推进饮用水来源多元化,配合节水项目,迈向供水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