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会调查】引入“外援”不乏支持 确保医生质素至为关键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香港医生担心取消资格试后难以保证引入医生的水平,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市民担心资格试的繁琐程序和公平性会成为外地医生流入的阻力,难解香港医生不足的问题。医学会的调查报告则让我们看到,看似站在对立双方的香港医生和香港市民,实际上可以有着共同目标:香港医生不足的情况需要改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平衡点,既能合理有效地引入海外医生,又能保证海外医生的质量。

本周一(3月18日),香港医学会发布调查报告,显示56%的受访医生不赞同非本地培训的医科毕业生能够豁免执业资格试在香港执业。此项调查结果易让人联想到香港医生出于保护主义而无视香港医生紧缺的状况。然而事实上,倘若完整阅读整份调查报告,则会发现部分受访医生们更担心的是外地医生资历不足,水平不过关。而这也正是引入外地医生问题的核心所在:如何采用更合理的外地医生引入审核制度。

香港医学会现有超过一万名会员,致力于促进医疗界福祉,会徽箴言:“维护民康”。

医学会报告解读

综合整份调查报告,便能发现其实大部分医生都意识到了香港医生不足的问题,而在引入外地医生的选择上,他们更在意的是专业能力。调查报告中,只有19%的回复并不赞同香港存在医生短缺情况。其中,大部分的人认为短缺仅存在于公营医疗系统(90%)。亦即是说,至少在问卷回复的群体中,绝大多数的医生都承认香港医生不足的情况,问题只在于如何解决这一情况。

问卷中,对于已通过执业资格试的外地医生,61%的回复称可有条件地豁免他们的实习期。由此可见,本地医生并非一味的对外地医生有所排斥,在通过执业试的前提下,甚至有本地医生赞同缩短或豁免外地医生的实习期,他们并非单纯的想要拒绝外地医生的加入,而是更担心引入的外地医生的质素。

同时,调查显示,相对来说本地医生最能接受豁免资格试的群体是来自新加坡认可海外院校名单的群体(490人),占有效回复的16%,其次是英联邦国家的医科毕业生(345人)。若以专业资格论,香港医生最能够接受豁免资格试的群体为专科医生(814人),其次为专科培训医生(429人)。

从这部分的排序可以看出,外地医生的素质是影响本地医生投票的关键。翻阅报告可见,香港医生并非否认香港医生不足的情况,而在引入外地医生的各项方法选择中,专业能力和认受性往往是他们最为关注因素。

应设定院校豁免名单

报告中,新加坡认可的海外院校名单是最能被医生们接受的取代资格试的方法,而这也与早前“01观点”的提议不谋而合:政府可建立一个高质素院校毕业生的豁免名单,只要名单确实以质素为客观考量基准,并广获社会认可,则不论是英联邦地区,还是内地医生,只要择优而取,就不难打通制度障碍。

厘定豁免名单的可行性曾遭到质疑。比如医学界立法会议员陈沛然担心,目前香港仅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在厘定院校豁免名单时或缺乏自主权,且难以派出考察队作实地考察,以及与海外院校签订协议。然而这种质疑未必成立。更何况在这方面,香港其实有先例可循,比如目前香港法例允许输入东南亚各地的家庭佣工,同时禁止内地家庭佣工输入,并不存在缺失自主权的情况。在这样的基础上,若是因为尚不明朗的担心而放弃尝试可以解决香港医疗困境的方法,未免因噎废食。

海外有不少教学优良的医学院,图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

从报告和以往的采访中可以看出,业界十分看重资格试,将其视为外地医生资历检验的重要凭证。然而1997年以前,香港曾容许在英联邦地区受训的医生免试来港执业,这个方式多年来行之有效,也未闻医生质素下降之说,反而有利本地医生人数增长。

资格试制度须添弹性

我们建议设定豁免资格试院校名单,意在放宽外地医生来港执业限制,希望能够尽快引入外地医生以解香港之困。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认为设定豁免资格试院校名单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实际上,执业资格考试的许多程序优化后,亦能成为引入免试院校名单外医疗人才的良好途径。目前,外地医生的执业资格试程序繁琐不便,比如考试的具体日期仅提前6个星期公布,让申请人难以安排时间应考;又比如首次报考执业试的海外医生,必须亲身拿着报名表格回到就读的大学,并安排公证人监誓以核实身份。无论是要特意回到所属大学又或是安排公证人到场,都增加了报名的繁琐程度,加大了外地医生来港工作的难度。

比起设立资格试考核外地医生的能力,我们更关注香港医生和外地医生考试待遇的不同。本地医科生可用六年时间循序渐进地完成多项专业试,外地医生却需一次过评核,在这种情况下的进行的考核是否足够公平,是否尤其不利于外地医生的资格认证?

【医疗爆煲】海外医生免试注册 医学会调查:五成六受访医生反对

【外地医生.倡议(三)】人才难求 外国如何放宽执业限制?

【医生不足】人手短缺未来十年仍严重 解决医生荒有何方法?

香港医生不足,医疗工作者面临沉重压力

我们支持增加引入制度的多样性,简化现行制度,并使现行制度更有弹性,以便引入外地医生。引入外地医生不仅能解现时香港医生不足之困境,长远看也有利于香港医疗环境。

总结来说,由此次的医学会报告可以看出业界也已经认识到了香港医生不足的困境。而根本冲突在于医学界注重外地医生的素质并过于依赖以资格试作为外地医生资历的检验。但实际上,对于外地医生资历的考核不仅只有资格试一种办法,即便施行资格试考核,也可以对程序进行简化,丰富制度弹性和公平性。设置更合理、有效的外地医生引入制度,应是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