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主任之死揭示教育制度严重变质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日前天水围东华三院李东海小学担任学科主任、图书馆馆长及教授中文科的48岁女教师林丽棠于校内疑因为工作压力堕楼身亡。事后外界才发现身为图书馆主任的林老师除了要应付开设新图书馆外,还要兼负教授中文科的工作。而“图书馆主任职能关注组”召集人刘宝珊透露,图书馆主任须兼教竟是常态。本来要“一脚踢”管理图书馆对于图书馆主任来说已经工作繁重,要兼顾教学更加是百上加斤。近年师生压力爆煲,自寻短见者时有听闻。林老师之死,或许是多年来严重变质的教育制度缩影。

根据前教育统筹局局长罗范椒芬任内提出的教改方案,其2002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引》中,阅读是四个关键项目之一,而学校图书馆主任为协助学生善用图书馆“学会学习”的专业职系。其职能包括为学生提供教学资讯渠道、发展可让学生独立学习的课程、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及习惯等。

然而在现实上,图书馆主任更多的心力,竟是花在行政及管理事务上。根据刘老师所言,由图书采购、馆藏管理、编目分类、文书处理等等,均要一手包办,有时更被迫兼任教学工作,“喺教员室时间重多过喺图书馆。”工作如此繁重,图书馆主任根本难以如罗局长所言,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

周三(6日)早上七时许,天水围东华三院李东海小学,48岁姓林图书馆女老师于校内堕楼亡。(资料图片)

图书馆主任的问题,在于职能不清、晋升机会不明、支援不足,又长期以来受到当局忽视,几乎任其自生自灭,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因而遭到矮化。刘老师更指,其认识的一、二百名图书馆主任中,有10个现在或曾经因工作压力患上抑郁症。

而此又岂止于图书馆主任呢?根据教协去年的《2018香港教师工作压力问卷调查》,近三成受访教师因工作压力而患有中度严重以上抑郁征状,当中曾出现严重抑郁的受访者占12.5%,最严重者曾出现自残念头。老师带着神圣使命作育英才,若其受精神健康问题所扰,对社会来说必然是一个警号。

其实教师因压力大而轻生并非新事。当年教统局局长罗范椒芬强推教育改革,两名教师四日内相继自杀,罗局长回应称“如果系(因为教改)点解净系两位老师(自杀)呢?”今天仍言犹在耳。今天教师压力之大,实为当年教改的后遗症之一。

罗范椒芬为当年教改推手,其“如果系点解净系两位老师自杀呢”名言言犹在耳。(资料图片)

林郑月娥上台以后,立即向教育界增拨50亿教育经常性拨款,更在去年的《施政报告》向中小学提供约5,000万元的推广阅读津贴,不过却未有相应地在学校增加人手,亦未有纾解图书馆主任工作量过重的问题。相反教师为了申请相关津贴,需处理额外的评估工作及填写大量表格,反而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自2000年代初教统局局长罗范椒芬推行教育改革起,“从阅读中学习”、“教育多元化”、“求学不是学分数”等美好愿景,在执行上逐一变质。“从阅读中学习”却未有对图书馆主任提供足够支援;“教育多元化”令直资学校进一步“贵族化”,造成了穷富子弟间的阶级矛盾;先前引起极大争议的TSA及现在的BCA鼓励操练风气,更加跟当初的“求学不是学分数”背道而驰。

教改本意虽好,亦有其可取之处,但多年来离地决策者的朝令夕改已令整个制度严重变质,其对师生的层层积压延祸至今,也平白失去了多名因不堪压力而轻生的师生。在图书馆主任的工作量及压力问题上,政府应全面检讨其职能、工作范围、晋升机会、支援等问题,莫再令图书馆主任继续成一个可有可无,被人矮化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