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传统名校纷投直资 为何“英中”招牌丢不得?
香港华仁书院近来因为转直资的问题,闹得沸腾;支持者说只有转直资才能力保学校质素,反对者则指斥转直资是要搞贵族教学,与耶稣会秉持的有教无类主张背道而驰。这类争拗,早在千禧年初有传统名校开始转制直资以来,已屡听不鲜。学校是孕育而不是收集英才的地方,社会在事件纷纷扰扰的背后,作祟的还是那种停留殖民地时期的崇英与崇优心理。
香港人判断教学质素优劣,喜欢用简单二元法,英中或中中。简单一句,就是英中高人一等,成绩欠佳的学生才会读中中。纵使当局在2010年始实施“微调中学教学语言”,希望打破英中、中中的二元分法,但政策令原来已占仅全部中学一成多的英文中学,随时“堕马”不能在所有班别以全英语授课,变成“二等英中”。传统名校为求“自保”,纷投直资,其唯一考虑就是透过取得收生自主权,以确保尽取天下英才,以保住“英中”的金漆招牌,更要保住“名校”宝号。这种自小就把学生分阶分类的做法,本来极为违反教育理念,但自视高人一等的一众传统名校却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这就是崇优心理作祟的结果。
香港中学校长会在2013年呈递立法会一份文件中,即曾直斥这种态度:“教育私营化对公营教育体制的侵蚀,影响至为深远,公营教育体制一旦受损,在一段很长时期亦难于恢復。而当教育由公共利益淪为私有商品,教育的社会使命及道德责任将被市场竞争与利己主义所掩盖或取代。……最近不少著名传统津贴学校,为了争取管理、收生、课程、教学语言及考试等方面更大自由度和相对优势,申请转为直资学校,以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办他们理想中的教育,可見一斑。”无论申请转制的学校有多堂而皇之的理由,在业内仍坚持真心办好教育的人士眼中,都是不值一哂。
<hr>香港现时有52间中学、12间小学及9间中学暨小学为直资学校。据教育局资料,在一九九一年九月起推行的直接资助(直资)计划,是根据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三号报告书的建议,及经行政局通过而设立。在直资计划下,学校在多个范畴上享有较大的弹性,当中包括资源调配、课程设计和收生等。除了获得政府发放的津贴外,直资学校还可收取学费,用以提供额外的支援服务和学校设施。行政会议于1999年决定,让资助小学亦可申请转为直资。自2001学年起,教育局实施了直资计划改善措施。相关“改善措施”,包括五年回头、教员不设退休年龄、按人头津贴、自决教学语言等,教育界普遍视之为罗范椒芬吸引学校转投直资的手段。 <br> 第三号报告书关键部分:“当局应对那些已达到相当高教育水准的私校推行一项新的直接资助计划。直接资助计划的构思,是指政府资助及鼓勵私校发展为一个强大的体制,同时让学校有充分自由去订定符合基本教育标准的课程、学费及入学资格。政府支持的程度,视乎学校的学生人數,亦即学校能否成功吸引到家长而定。”<hr>
现时的“英中”,究其根柢,可以说是教学语文由英文转向中文的结构转型中产出的怪胎。1974年中文成为法定语文以前,英文是唯一法定语文,也顺理成章成为主流教学语文。在那个年代,中学以英语授课是主流、常态。但随着中文成为法定语文、中学学生增加、教师英语水平等多种情况出现,在1980年代不少中学已出现“英书中教”,也就是使用英语教科书,但以粤语授课。而自1980年代以来,天主教香港教区及港府均有意推行母语教学,唯均遇上阻挠,教区下的传统名校与政府下的官立中学,更是坚实的“反中”阻力。
<hr>1970、80年代,官方检讨语文教育政策,提出不少改革方案。其中,1982 年《香港教育透视:国际顾问团报告书》主张:“解决困难的一个明显方法是由政府颁令以广州话作为中一至中三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可用‘心中的语言’來完成他们最初九年的教育(小一至中三)”,引起不少讨论。在三十多年前殖民管治下,母语教学的价值已被确认。的确,数十年来受阻于国际与本地环境阻挠,母语教学始终未能贯彻,亦引起不少人质疑其功效。但回归二十年,环境也亦大变,再被所谓“国际语文”的桎梏捆绑,似乎已说不过去。 <hr>
回归后,华人当家作主,理应是恢复歪象的良机,让学生可以以母语、也就是学生最熟悉的粤语接受教学;可惜,惯性束手无策的港府,在传统名校的极力反对下,还是软了下来。教育署于1997年9月发表的《中学教学语言指引》,本要求所有公营学校(包括官校及津助学校)都需要使用中文教学。但面对来自教育界及商界的反对声音,政府又为英文提供“逃生门”,立下三项英语授课条件(原定六年一检),结果形成114间英中及300多所中中的二分格局。但即使在中中,只要符合某些条件,仍可在会考班以英语授课;预科班更是完全不设限制。教育当局的具体操作,完全没有达成推动母语教学的初衷,反而更为强化英语的优等地位。
<hr>自2001年届中一生始,教统局香港升中学生按成绩、能力分为三个组别,组别一为“以中文或英文学习,同样有效”;组别二为“以中文学习,更为有效”;组别三为“以中文学习更为有效,但亦可以用英文学习”。要成为英中,学校就需要收取至少85% 第一组别学生。在这种设计下,不论教统局如何玩弄文字游戏,就是把英语学习变成第一组别学生的专利。崇优与优英两种作祟心态,更是纠缠不清。<hr>
《中学教学语言指引》实施以来形成的“上下车”机制,正是困扰传统名校,“迫使”他们转直资“自救”的源头。只要招收新生不足85%为第一组别,就可能出现一级四班中3英1中,甚或2英2中。对于设有直属(最高可保留85%学位)或联系(最多可保留25%学位)小学的中学,若然不能确保小学学生质素,很容易堕车。有报道指华小派往港华的学生中,有约半数属于第二组别,其堕车压力可想而知。断绝联系又或转投直资自主教学语文政策,成为“逃生门”。港华校长苏英麟指转直接是要“要收录更多贫苦学生”和“排除失去英中地位威胁”,前者可谓纯属托辞,后者才是真话。
只要社会的精英、盲目崇拜英文的心态不变,这类的直资争议,又或其背后的语文教育政策争议,只会持续不断。反对母语教育的人,往往坚持说英语较能满足香港国际都市的发展所需。但事实却一再证明,现行语文政策只能教导出英文“唔汤唔水”的学生,英文学不好、中文程度也被拖累,术科学习也受累于语文窒碍。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港人不论从人口结构又或地理环境,都难以像新加坡一样成为全英文运用的城市。与其强行实施半桶水的英语教学政策,不如认真讨论如何改善英文科教育。
更重要的是,这种崇英心理实际上不利于香港建构本土自主性。粤语是香港主要使用语文,在中小学教育中却不能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工具,“心中的语言”在上下车又或教学语文微调的政策下,变成“下等的语言”。社会在强调“本土”、“自主”,除了守护香港社会整体利益外,还是建立属于香港的社会文化,才能长远建立社会对香港的归属感。语言是我们日常交流至为重要的工具,若从小已在教育政策中灌输下一代“粤语教学低人一等”的观念,这是否合乎香港长远利益,相信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