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塞车泊车苦 与其加泊车位 不如放宽网约车?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施政报告》把交通运输归入“宜居城市”部分,政府欲透过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方便市民来往,最终改善生活环境。除了继续发展道路铁路网络,政府建议增加公众泊车位和分流三条过海隧道车流,又筹备中区电子道路收费及研究挤塞征费以减轻交通挤塞。然而,香港的私家车增长急速,路面难以负荷繁忙时间车流,如果不解决这问题,交通挤塞只会无日无之。政府应考虑加强限制私家车增长,同时增加辅助交通服务,减少市民买车诱因。

隧道加费招来众议 未有正视问题本因

按《施政报告》,政府建议于2020年私家车、的士及电单车西隧减价、红隧加价,分流并善用西隧剩余容车量。政府估计,2021年红隧过海时间会减少4至13分钟,而西隧过海时间则增加2至7分钟。不过,这个估计有相当变数,那就是最快今年底通车的中环湾仔绕道。

绕道通车或会大幅改变驾车路线,车流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稳定,在此之前难以评估西隧减价效果。事实上,依据政府早前估计,减价效果未必乐观,甚至适得其反。绕道通车虽然会减轻西隧连接路的挤塞,但同时会吸引车辆使用西隧。在此之上,若然减价引来更多车流,或令本属塞车黑点的西隧港岛出口更加挤堵。再者,相关估算只反映总体车流量,未有针对分析繁忙时间,真正堵塞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如此一来,政府补贴西隧的效益会否打折扣,甚或引起反效果?政府需要详细分析及交代多项因素叠加的影响。

再者,调整收费其实没有触踫问题的本质:车辆持续增长。《施政报告》也提及车辆数量在过去十年平均年增3%;过海隧道私家车流量也随而在2013至2017年连年上升,私家车、的士及电单车三类车辆占过海交通流量达七成半。如果整体车量不断增加,而道路扩展追不上车辆增长,就算如何分流,交通仍会挤塞。

未来五年,在政府设施和公共休憩用地项目加设至少1 500个公众泊车位﹙吴炜豪摄﹚

加税难阻市民买车 治本应设汽车上限

平情而论,政府对于控制私家车增长并非无所作为,但其执行措施却难言有效。港府过去主要藉增加汽车首次登记税及牌费等措施控制增长。不过,十年来已领牌的私家车数目节节上升,由2008年中的约38万架增至今年中的约56万架,证明加费不能抑制增长。

若按路面占用程度跟载客量相比,一辆双层巴士的长度约等同两辆私家车,但前者的载客量是后者的数倍以至十倍。如果更多人放弃私家车通勤,乘搭巴士、小巴,道路会畅顺得多。当公共车辆可以更稳定频密开出,市民可节省不少等候和塞车时间。

在没有私家车数量的限制下,政府建议在新蒲岗及将军澳加设停车场,以及在其他地方加设公众泊车位。不过,此举即使不会增加新购车动力,也无法减低弃车诱因。至于中区电子道路收费及挤塞征费,观乎历届政府反复咨询也无法提起魄力落实,支持者难寄厚望。

“01观点”曾建议港府参考新加坡,实施拥车证制度。新加坡同样面对汽车泊位不足,政府决定今年起逐步落实停止新车增长,私家车和电单车数目不能再增,商用车则可维持每年0.25%增长率,直至2021年首季。实施至今,拥车证价格总体下降,未见抢新车热潮。

红隧车龙景象日日发生。﹙潘安奇摄﹚

改善辅助交通 缓解车主之苦

也许有人认为,香港已是世界数一数二善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大城市,私家车的使用率已经相当低,政府无必要也没办法再压低私家车用量。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另一方面,正因为维港两岸仍然是商业中心区,住宅则集中在新界和九龙,如不限制私家车用量,通勤挤塞问题就不能解决,苦果更要所有道路使用者承担。

不少人和家庭仍然钟情私家车,固然有人纯粹为求方便及炫燿,但相信更多人拥车有实际需要,尤其是接载长者、儿童和竉物。住在公共交通不发达的地区,私家车更是主要交通工具。因此,政府若要限制新增私家车,同时要正视驾车者的生活需要,才能取得市民支持。

针对体弱家人需要,政府要大幅资助引入复康巴士及的士,方便来往医院及诊所。政府要整治为人诟病之的士发牌制度,改善司机质素,以减低车资加价压力,吸引更多人乘搭的士。回应市民对网约车的诉求,政府也可善用现有私家车,适度放宽网约车生意,前提是网约平台保障乘客司机安全,司机可以合理取酬,免被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