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议会选举】选管会重划选区惹争议 应以扩大选区人口为目标
区议会将于明年11月举行换届选举,选管会本周一(23日)公布最新划界建议并开始咨询。选管会指,因应人口增加,建议2019年区议会选举增加21个选区。不过,多名议员质疑选管会重划选区标准不一,选管局须尽快公开更多资讯,平息疑虑。更根本的问题在于选区过细,局限了区议员的思维,区议员在争取议席中只顾及其细小的选区,未能提出宏观的社区政策,进而令社区“碎片化”,长远而言,选管区应就选区划分作出更宏观的改革。
在选管会新建议下,全港18区会由2015年的431个选区,增至2019年的452个选区,全港128个选区须重新划界,其中17个选区位于元朗,12个选区位于观塘,深水埗和沙田则分别有11个和10个选区须重划。
选管会被指“黑箱作业”不无道理 须提高透明度以服众
根据《选举管理委员会条例》规定,选管会须检讨区议会选区现时的分界,并按法定准则和工作原则调整分界选区,令其预计人口符合法例许可幅度。2019年区议会一般选举的标准人口基数为每个选区16,599人(2019年年中全港预计人口:7,502,600人,除以全港区议会民选议席452席所得出),选区内的人口不得偏离标准人口基数的25%,即人口数字的许可幅度为12,449人至20,749人。既然有需要重划选区,又是依法例而订去实行,理应是无可避免、无争议之事,但在建制和泛民两大阵营中,不断冒出反对的声音,关键在于选区如何划分得宜。
有不少建制、泛民区议员不满原属的选区被“一分为二”划走了,影响选情之余,更令选区碎片化(即一个屋苑被划分成两个不同选区,如天水围天盛苑),破坏社区完整性及独特性,但事实上,该区区议员提出民生政策时也须顾及“另一区”(但同屋苑)居民的需要和情况。从反对声音四起中反映出,区议员并不了解选管会重划选区的标准,甚或质疑选管会重划选区的方式是否有标准可言、未有考虑议员和居民意见等。
选区过细问题多 应由扩大人口基数开始
随着人口年年增加,今届的人口较上届增20多万。其实每届人口变动上升为正常的情况,上述亦提到选管会须依法例,增加选区并重新划分选区,导致每届重新划界的选区多达100个以上,亦会出现选区过细的问题。故此,长远而言,政府应考虑是否须扩大人口基数,保持社区完整和避免经常因人口波动而重划选区。
区议会选举长久以来都存在选区过细的问题,市民不时嘲讽区议员目光短浅、狭隘,对于争取回来的“小恩小惠”也要自吹自擂一番,只为获得居民的“选票”而出现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情况,牺牲提出宏观社区政策的机会,受损的只有市民。因此,扩大选区能扩阔区议员的目光,驱使区议员提出惠及整个社区的政策,同时保持社区的完整性。
再者,过往选管会在区议会选区划界一事上,曾允许选区的人口法例许可的限制,例如容许利东二区及旁边鸭脷洲邨的人口低于法定标准,甚或今次的建议,容许长洲选区超过法例许可的上限。由此可见,既然选管会有权不跟从法例的“硬性规定”人口,政府亦应正视扩大人口基数或其上、下限的实际需要,检讨是否须修改法例以符合将来的人口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