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开放API“四步走” 政策终须追上科技 开放数据之路仍远
金融管理局在7月18日公布银行业开放应用程式介面(API)框架文件,即是第三方开发商可以直接使用金融机构的公开数据,开发自己的产品和业务。往后客户可以在同一个应用程式内,查阅所有银行的产品,甚或使用第三方程式开设银行帐户。开放API的框架文件出台无疑是开放数据重要的一步,在局方公布文件之先,已有银行开放API、与第三方程式推出新服务和优惠,金管局这一着旨于提供清晰的开放API指引、发展时间表,同时作出相应的规管。开放API只是开放数据的第一步,距离智慧城市要求的“开放数据”路途仍远,政府更应为市场垂范,率先加快步伐开放政府部门数据。
有人以餐厅待应作为食客和厨师之间传达讯息的桥梁比喻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来回应用程式、资料库和装置之间,作传送资料、指令之用。
以银行服务为例,假设有数间银行开放了申请产品、服务(如开户口、保险服务)的API,第三方开发商可以开发一个新的应用程式(APP),利用不同银行的API建立新的统一平台,用户可在APP内查阅和比较那些银行实时、最新的服务资讯,更可在APP内直接购买产品或服务。简言之,用户可以通过一个APP统一管理多个不同银行帐户,改善用户体验及提高使用效率。
政策追上市场发展 设规管、指引是好事
2018年被视为银行业开放API的元年,欧美各国已展开开放API工作。金管局于今年第一季就银行业开放API进行公众咨询,共收到41份意见书,分别来自银行、科技/金融科技公司、业界组织、顾问公司、支付卡计划营运机构,以及个人和其他团体。局方于18日发布银行业开放API框架,提供政策指导及方向,及于本周一(23日)开放首批50组金融数据和重要资讯(包括外汇数据及旗下收银车的营运资讯等)予第三方。根据框架文件指引,开放API分四个阶段、按递增的风险及资料敏感度实施:
第一阶段:查阅银行产品和服务资料(如使用第三方应用程式可查阅银行发出的存款利率及信用卡优惠),目标服务在6个月内推出
第二阶段:接受银行产品申请(如使用第三方应用程式可直接申请由银行发出的信用卡),目标在12至15个月内推出
第三阶段:读取或更改帐户资讯
第四阶段:进行财务交易
局方将在12个月内评估开放API的情况,但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推出时间要再作公布,因涉及的资料较敏感及其保安风险较高。至于会否强制要求银行开放API,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称,政策普遍得到银行业界支持,但不排除将来未来会要求政府立法,硬性规定金融机构开放API。开放API其实为银行带来不少商机,大部分银行也乐意开放,例如花旗银行于三月宣布与HKTVmall、VISA、八达通、东瀛游等推出六项API合作计划,推出便捷的付款服务,成为香港第一间开放API的银行。事实上,市场已有足够诱因,促使银行开放API,是否须要立法要求金融机构开放API值得讨论;现已有立法要求金融机构开始API的先例(欧盟于2016通过PSD2法令,从今年一月中起,所有在欧盟的支付数据都必须开放API),政府想立法亦有例子可参照。
近年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但政府政策、法规总赶不上发展步伐,如近日有28 名 Uber 司机因驾驶汽车以作出租或取酬载客用途被判罪成并罚款,裁判官杜浩成不忘提醒政府,科技突破不会顾及现行的公共政策,但公共政策必须顾及科技突破。Uber、Airbnb等打着“共享”旗号、新经济体下兴起的企业,现实确较难在香港开展业务;更因现行法例未有就科技发展而调节、修改,令该企业或变相“违法”经营。因应科技发展而修改法例的责任在于政府,该等新兴企业多次表明,希望政府改例、愿意接受监管,如何在符合社会最大利益的前提下,检示、更新政策以扶助真正的创新企业,及打击鱼目混珠的假科企,是势在必行之事。
开放数据与制定政策息息相关
开放API框架出台仅代表香港走近了智慧城市一小步,惟香港最大的数据库—政府,还有很多数据未公开,开放数据起步极慢,须急起直追。根据英国的开放知识基金会(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的全球开放资料指标(Global Open Data Index),台湾去年蝉联全球第一,成为资讯最开放的地区,而新加坡排第17,香港也与德国同列24位,算是不俗,惟仍有进步空间。香港在15类资讯中,有五种资讯(如土地拥有权、政府支出)达到“不开放”指标,在六个评分标准中,被评为资讯不公开、不能即时下载数据、所载的数据不是最新的等等。但是,开放数据为建立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之一。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林伟乔今月初称,下半年将要求政府部门及政策局制订开放数据的具体计划,尤其如何开放智慧城市的相关数据。
开放数据与公众利益有莫大关系。公开数据的目标不只限于推动创科、加强市民监察政府,更重要的是改善市民的日常生活。去年12月,立法会议员杨岳桥引述,有驾驶人士称,由运输署提供的实时空置车位资讯有以小时、甚至以月计的时差,令他们难以信赖该资讯。创科局局长杨伟雄当时表示,运输署辖下停车场的进出监控系统及车牌辨认系统未能支援自动提供实时停车位资讯的功能,须以人手更新资讯。他续称,署方计划由2018年开始自动更新在资料一线通网站的相关资料,将实时停车场资讯开放予驾驶人士及有意开发创新产品的人士参阅及使用。记者在七个月后翻查资料一线通网站发现,截至上周五(20日),虽然部分位于港九和新界停车场的时差收窄到四分钟至十一分钟不等,但大部分的新界停车场的更新时间仍停留于5月30日,占总停车场的近三成,驾驶人士仍难以信赖政府资讯。
政府一方面要开放政府数据外,另一方面亦须促企业开发与公共政策相关的数据。以交通为例,现时有多个公共交通机构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开放数据,政府指数据属于企业的私有财产,不能要求公司公开予公众免费使用,但政府批出交通专营权予私人企业,企业背负公共责任,其数据亦与公众利益、公共政策息息相关,政府要求他们公开数据也合情理。政府大可以金管局制定开放API框架为鉴,先为公共交通机构制定开始数据指引,鼓励他们与第三方开发商合作,开辟“新财路”,再探讨是否须立法规定其必须开放数据,分阶段开放数据亦无不可行,惟开放数据是必做之事,政府须加快开放数据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