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围泥头山上现小黄鸭 可爱掩不住规划乱象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小黄鸭曾经风靡万千港人,其“父亲”荷兰艺术家Florentijns Hofman最近带同它和其他动物艺术品重回香江,在中环一家画廊展览。偏偏有一只“流落”在天水围,成为泥头山的宣传品。非法倒泥头本属违法,而场地经营者早前被控违反《建筑物条例》罚款,但无损营运,更借用黄鸭名气吸引家庭玩乐。商人似乎再次钻出法律漏洞,永续经营。这暴露政府执法软弱,其他商人见状有恃无恐,肆意先破坏再开发土地,破坏生态。政府亦难以整合土地发展新市镇,解决住屋问题。

嘉湖北区议员李月民透露,泥头山上愈开愈多康乐设施。(受访者提供)

有高球练习场及烧烤场公司在其社交网站宣传,场地有黄鸭和吹气水池,吸引人进场消费。然而,此公司正处于恶名昭彰的天水围泥头山。自2016年三月起,区议员、居民、保育人士屡屡投诉该处有人非法倾倒,甚至到场抗议,也无从还原。

因为土地主要部份存放泥沙,符合《城市规划条例》下的“现有用途”,不属违例。再者,该土地可以存放泥沙,而且获得土地拥有人许可,符合《废物处置条例》。规划署只能“旁敲侧击”,检控占用附近官地及违法倒泥,先后罚款了事。

其后是政府一次又一次失察、疏忽、疏懒,容让泥头山存在、发展、谋利。首先,屋宇署只要求业主灌浆加固泥头山,止了山泥倾泻的风险,其他部门阻不了商人先破坏再发展,制造土地发展“事实”的计谋。

跟着,有公司平整并“绿化”山头,改建成高尔夫球练习场及烧烤场,负责人更扬言练习场帮助地区就业,令人咋舌。到去年九月,公司向城规会申请许可,但高球场已在两个月前运作,其强光和声浪滋扰居民,政府部门却没有大力阻止。连仅余的规管公司营运也做不到,教人失望。

巨型黄鸭除了来香港外,也曾到多伦多助庆。(路透社)
+9

第三,屋宇署检控该公司在球场搭建违规构筑物,包括货柜和平台。法庭在今年四月底裁定公司及董事犯法,罚款2.4万元。但裁判官指出,泥头山涉及十项违例构筑物,但其中九项未有证据显示被告得知该东西违例,所以脱罪。假若署方职员做足程序,相信判罚会更重。

判罚显然不够阻吓力,高球场继续招揽生意,以至近日放置小黄鸭和吹气水池。《香港01》分别向地政总署及屋字署查询涉事地段有否违规情况,其中地政总署回复指,会安排实地巡查,并按概定程序跟进个案;屋宇署则暂未回复。

从各种迹象显示,公司已经熟习如何规避法例,纵然犯法,惩罚轻微,补救措拖也是敷衍,不曾动摇生意。正如申诉专员公署的主动调查报告建议,要治理天水围以至香港各处的泥头山和土地乱象,政府短期内要频密巡查,跨部门合作,从紧执法,要求清拆违规建筑及彻底恢复环境原状。政府也应修订《废物处置条例》,要求土地拥有人不能任意倾倒泥头,必须符合一系列标准,并获环保署或相关部门批准。长远来说,就要靠修订城市规划条例。

倒泥头之事每天都在发生。(资料图片/潘安奇摄)

诚然,泥头山处处,破坏新界地貌,景观和土地。天水围的泥头山个案,受发展审批地区图(DPA Plan)覆盖,但有更多地方则不受覆盖,成为倾倒泥头之处。诸如长春社等保育团体,多年来倡议把发展审批地区图扩展至所有乡郊地区,包括已覆盖分区计划大纲图(OZP)的土地。规划署就有权控告非法倾倒泥头的事件,也可以要求破坏土地者,恢复至发展审批地区生效前的状况。

政府过往解释已有《建筑物条例》等法例规管,而乡事派曾经反对限制土地发展潜力。到了今天,政府仍未肯采纳意见,纵容胡乱破坏土地的发展,也有碍整合土地,发展成新市镇,解决住屋问题,作茧自缚。

巨鸭夺目可爱,但政府不能因此“开恩”,更应反躬自省,何以容让泥头山有公司多次违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