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张建宗鼓励长者工作前 请先改革福利劳工保障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前天(15日)在网志撰文,担忧香港的长远的劳动力质量不足。他鼓励50至64岁的年长人士及65至74岁的“少老”重投就业市场。工作能够挣取收入,贡献社会,丰富人际网络,本应无分年龄。然而,长者就业,必须出自长者的自由选择,绝不能为糊口工作,更不应成为被剥削的对象,而且要有足够就业保障。这要建基于全面可靠的长者福利保障及善待长者工作的措施。未深切洞悉长者就业的原由,就动辄怪责长者不出来工作,无异于陷长者于不义。

张建宗撰写网志,讲述港府正在推行的人力资源政策。(资料图片)

张建宗发表网志,担忧香港的长远的劳动力质量不足,遂鼓励年长人士重投就业市场。他列举放宽保安牌照年龄上限,咨询公众延长新入职公务员服务年期,以及年内改善“中年就业计划”,发放短期在职培训津贴给聘用年长人士的雇主为例,以示政府以身作则。政府在三星期前回复立法会议员相关质询,指一直也鼓励雇主改善雇佣措施,善待年长雇员。再培训局会提供培训课程协助年长人士投入职场。

香港65岁及以上的劳动人口,由2007年的4.28万人,增至2017年的12.7万人,占同年龄层比例,由5.3%增至11%。参考立法会资料文件,这个比例较2015年,邻近的南韩(31%)、新加坡(26%)和日本(22%)低。港府估算整体劳动人口及参与率在未来十多年下降,或许因此,张建宗认为有条件提升长者劳动人口参与率,补充劳工供应。

不过,不少长者在职场面对两大问题:薪金和工作障碍。在2016年,长者的每周工作时数中位数为42小时,较整体工作人口的45小时低。每月收入中位数为1万元左右,普遍低于整体工作人口的1.5万元。

张建宗表示,政府重视提升人力资源质素,以维持香港整体经济竞争力。(林若勤摄)

当然,工作时数低,兼职上班也是每月收入低的原因。我们不能忽视,近7成长者劳工从事低技术工作,却只赚取最低工资,薪水微薄。长者从事清洁工,日晒雨淋,困在潮湿环境,欠缺防护措施,比比皆是。谁不想做更舒适的工作?现况是,部份长者教育程度低,加上病痛较多,限制择业。

更重要的是,一些长者工作并非自愿,是因为积蓄不够退休之用,现时福利保障不足,加上病痛带来医药开支,他们才迫于无奈,重投职场。香港的长者贫穷状况迅速恶化,人数由2009年36.6万人,增至2016年的47.8万人。在各项政策介入后的贫穷长者数目,仍然有33.7万人,占长者人口31.6%。一大原因是强积金和福利制度仍有缺陷。强积金的储钱功能本来有限,还被长期服务金及遣散费对冲,长者员工离职时取得的供款,大打折扣。全民退休保障更是遥遥无期。面对未知的寿命,长者趁有体力时多挣一点,减慢耗用储蓄,不得不工作。

“01周报”早前报导职业司机高龄化。有业界人士指,司机行业入行门槛低、工作时间具弹性,吸引不少长者入行。不过,的士、红色公共小巴司机大多自雇,缺少雇主协助供款,强积金累计金额低,不足以应付晚年生活,变相迫使延长工作年期以增加储蓄。

运输署数字显示,60岁以上小巴司机占行业总人数逾三成。(黄宝莹摄)

事实上,港人工时之长,早已闻名于世。长者应有选择权,决定劳碌一生后,是继续工作,抑或转换人生轨道,实践其他目标。但是,在香港,并非每个长者也有选择权,不少长者要么为了生计,又碍于各种限制,只能从事低薪刻薄的工作,要么连工作也没有,靠政府仅余的援助,节衣缩食。政府调整的措施只是修修补补,非根本改革。在这个背景下,再叫年长人士就业,离地又凉薄。

张建宗领导人力资源规划委员会,检视香港未来人力资源分配,保持香港的长远竞争力。筹划长者劳动力是必须的,这不仅需要改革劳工政策,还需改革福利政策。要真正推动长者自愿就业,在福利范畴,政府坚定取消强积金对冲,实行全民退休保障,确保长者有一定入息和积蓄,再由长者选择找工作。在劳工范畴,政府需要针对职场问题找对策。要减少低薪剥削,政府要率先修改外判制度。如果是牵涉长者劳保负担太大,政府应向高风险行业的雇主了解不参加“雇员补偿联保计划”的原因,也应向保险业界磋商,调整劳工保险计划,容许更多长者员工受保。最后,政府应适时调整长者在职培训津贴金额,吸引雇主留下和聘用长者员工。

有心有力,自愿希望工作的长者,他们也面对各项工作障碍,包括年龄歧视,工作不够弹性,投购保险问题。平等机会委员会2016年发表关于职场年龄歧视的研究,受访在职者担心聘请年长雇员,容易增加保险费,拖低生产力,不愿改变固有工作方式,跟年轻雇员合作有磨擦。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在今年初发表长者生活概况的调查,受访者经历求职或继续工作时,被雇主拒绝。有些工作也没有弹性工作安排,难以配合长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