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派糖沦政治工具 政客应审慎待之
财政预算案公布在即,包括民主党、工联会、民建联在内的一众政党纷纷呼吁派钱、退税,要求政府还富于民,但是还富还需有道,政府应秉持分配正义的原则,精准地将资源分配予最有需要的人。更根本的是,政府近年录得结构性盈余,如今社会问题丛生,政府不应视若无睹,而是要本乎公义,作出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治社会积弊。
“派钱”退税并无二致 效用成疑
事实上,“派钱”与退税同属派糖,本质上并无二致,无助根治社会问题。无可否认,香港储备充裕,同时“派钱”、退税、实施长远政策也不会构成太大财政压力。但以政府一毛不拔的性格,在派糖化解民怨过后,官员又岂会有决心再投放资源于长远政策?可以想像,“派钱”过后,一众官员定自以为从善如流,继续无所作为。2011年的经验实在班班可考,当时曾俊华在“派钱”过后对于扶贫、房屋问题少有理会,政客不应重蹈覆辙,为一时掌声而要求“派钱”。
另一方面,如果要求政府“派钱”是源于对公权力的不信任、认为政府没有能力做好资源再分配的话,那就同样需要怀疑“派钱”会沦为瞒骗市民的政治工具,让一众官员继续耽于安逸。澳门前车可鉴,政府年年“派钱”,于公共规划上却碌碌无为。香港如今财政稳健,政府大可将“派钱”恒常化,难道政客又同意香港要学习澳门的派钱文化?民主党主席胡志伟认为派钱、退税能够“雨露均沾”(所有人都能从中取利),但是若能将所有资源集中于贫苦大众,所发挥的效用岂不是更大?我们须问,“派钱”是胡志伟的意思,还是民主党的意思?
与其争取派糖,政客倒不如聚焦争取政府实施长远政策。无论是“派钱”、退税都无法针对社会最有需要的人,也无法将资源集中发挥最大效用。政客理应向政府施压,要求实施大学免学费、增建中产、基层出租公屋以至落实全民退保等长远政策。
储备非愈多愈好 陈茂波须订立准则
过去政府少有推出长远政策,其借口不外乎积谷防饥、防患未然。但是对于要有多少储备才能够应付所谓“危机”,却是众说纷纭。
在殖民地末期,由于政府要花大量资源在基建之上,故未有为财政储备订立清晰标准。及至回归后,时任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第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出财政储备原则,他指出香港的财政储备应达12个月政府开支的数额,并以3个月政府开支为增减幅度,经济学者邓树雄指这一准则的要求极高。
及后梁锦松、唐英年均曾订立准则,但是在曾俊华出任财政司司长后,界线再变得含糊不清,2013年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在立法会更言,订立财政储备的适当指标意义不大,变相推翻了前三任财政司司长订立的准则,同年,立法会议员蒋丽芸也曾就此提问,可惜政府未有正面回应。
纵然前三任财政司司长订立的标准有不少可议之处,但是至少可以防止储备无限累积。在曾俊华治下,政府俨如追求资本增值的巨兽,观乎2016-17年度的财政预算案,政府的财政储备已达8,600亿元,相等于24个月的政府开支,以曾荫权的保守准则来计算,当时的储备也超标近倍。2017-18年度的财政预算,政府的储备更上升至九千多亿元的历史新高,加上曾俊华任内设立林林总总的基金,其数额更是远高于此。
财政悬崖言过其实 政府不应画地自限
也许仍有人认为,政府要应对人口老化等问题,累积储备也是无可厚非。事实上,政府早于2016年将2,197亿元的土地基金转作未来基金,以应付未来人口老化的需要,该笔资金会不断滚存,政府也会恒常注资,如果政府认为该笔资金不足以应付人口老化问题,就应该订立标准,交代要多少储备才足够。
香港财政现时处于极度稳健状态,欧盟于九十年代中期曾订立了赤字标准,分别是年度赤字不超于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以及未赎回公债不得超过本地生产总值百分之六十。香港近年未有赤字、未有公债负担,反而出现了任志刚所言的结构性盈余,利得税更大有增加的空间,所谓财政悬崖,实不过空穴来风而已。
在这大前提下,政府理应大有可为,解决当前困局。须知政府的储备并非由官员赚回来的,而是一众市民的劳动所得。市民交税,固然是法例规定,但是如果政府欠缺理财智慧,未能将资源有效分配,只懂敛财,漠视贫富悬殊、房屋等社会问题,税收就失去了合理基础,储备也成了不义之财。
固然《基本法》107条规定政府须“量入为出”,官员也一直以此为由,对于增加公共开支诸多推搪,但是何谓“量入为出”,实在有可商榷的余地。香港财金官员常言政府开支不得高于本地生产总值百分之二十,但这并非铁律。夏鼎基于1976 – 77年预算案提出所谓百分之二十的政府开支比例,他于1980 - 81年预算案便亲自否定了这一原则,政府不应作茧自缚、画地自限,而是体察民生疾苦,放胆投入资源,解决社会种种深层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