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察】四叔捐十亿 可否来个全民派钱实验?(下)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港股上月底触碰三万点,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按照承诺,捐出十亿元,据悉集团已经向慈善团体及学院商讨。有没有想过,可否建议四叔做一个社会实验,邀请市民参与无条件基本收入计划两年?

【此为全文下篇,上篇见此。】

日内瓦一幅有关公投的大型横额,让民众反思让有基本收入会想做什么?(美联社)

两级收入 比较参加者行为转变

贫穷地方如纳米比亚和印度的村庄,曾经试行全民制基本收入。两个计划也有良好成效。纳米比亚的计划激发乡村经济,减少贫穷人口,增加就学率,更多人参与工作和经济活动等等。(一个缺点是有非村民移居去试点乡村,但这表示基本收入不能个别推行。)在印度的案例,家庭有钱修葺住所,身体更健康,就学率和学业成绩提升,女性地位也提高了。

每人获取金额是个重要问题,金额多少带来不同意义。芬兰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实验,基本收入金额也不算优厚,例如后者的金额大概是薪金的一半。这里订立的水平为每人 5 千元及 2,500 元,前者金额是参考乐施会在 2014 年 12 月建议的“基本生活开支线”,再补回到现时的通胀。五千元的水平仅仅足够日常开支,同时有效评估受惠者会否改变工作动机,例如由全职转为半职,或者由在家照顾亲人变为半职加寻找托儿服务。

半额是 2,500 元。实验采用两级制,用以比较不同金额对受惠者在工作和生活的转变,有助政府或者学术机构研究金额对市民福祉的改变程度。

取回生活自主权 未必减少劳动力

部份反对人士质疑无条件基本收入导致更多人懒惰,不找工作。但反过来说,如果市民有起码的生活保障,他们可以有空间选择合心意,更有意义的职业,就不用硬要接受低薪刻薄的工作,而领取福利也不需跟工作挂钩,老板需要出更高工资才会聘请员工。另外,如果有余钱,参加者也可以选择会否进修增值,或者参加康乐文娱活动,拉近机会或运气的差距。伊朗的基本收入计划,没有推高失业率,部份甚至增长了工时。在印度的计划,虽然整体劳动力下跌,但经济更加活跃,例如农夫有更多收成,人们进行更多贸易。

香港目前有不少长者活于贫穷线下。(彭博社)

政府预算中立 是为实验限制

本年 5 月,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发表基本收入计划的政策简报,值得参考。在做了模拟测试后,OECD 认为基本收入未必能够减少成员国家的贫穷率,有赢家也有输家。在部份国家(如芬兰、意大利和英国),至少 4 成在职人士的基本收入所得,较现行福利低至少 1%,同时,在芬兰、法国和意大利,至少 3 成在职人士的所得,较现行福利多 5% 。按住户类型划分,收入较高而有子女的住户得益较多,因为过往支援他们的福利较少。相反,单亲家庭的基本收入就会少于现行保障。

我们需要小心阅读这报告。“政府预算中立”(budget-neutral)是测试的前提,即没有抽取额外公帑于基本收入计划,也没有大幅加税。主流研究对基本收入政策的建议,是同时更改税制以应付额外支出。相较之下,OECD 报告是减少了研究的变数,但研究结果就偏向保守,因为基本收入的总开支受限制。当香港的实验也采取这个前设,有机会出现类似结果,好处未必完全反映。

基本收入的实验是个大工程,推行会面对现实重重限制。除了抽样及邀请参加者外,实验时间短是其中之一。两年的计划,参加者未必因为基本收入而离开劳动市场,影响实验结果。其次,不论在实验还是现实操作,基本收入金额不应低于福利受助者领取的补助,以免打击参加新计划的意欲。这需要繁复和精密的计算,牵涉大量行政工作,增加改变政策的难度。

荷兰乌特列支(图)正试验每月向每名成人发放900欧元(约7692港元)。(Getty Images)

实际操作惹疑 意识型态之争不容忽视

本文用实验来展开基本收入可否灭贫的讨论,希望读者一同思考在港实践的影响以及财政负担,而非抽象讨论好坏。虽然如此,我们总避不开意识型态的争议。这往往比争论政策是否可行更激烈。

有趣的是,无条件基本收入是左翼和右翼少数的共识。当然,两派支持的出发点差天共地。右翼认为现行福利制度臃肿,基本收入可以减少官僚,甚至取消福利制度,由个体判断需要甚么,由市场供给资源,远较政府聪明。崇尚市场经济的佛利民就是基本收入的坚实支持者。

左翼支持基本收入,部份是出于消灭贫穷,另有部份出于预备生产自动化带来的失业,甚至盼望基本收入可以令人从工作解放,生活更为自主,而且减低家庭岗位(尤其是对家庭照顾者)的财富和地位差距。

正正是左右两派皆支持无条件基本收入,我们更要留神,如果政府真的采纳基本收入,最终版本对资本家还是大众更有利。政府会否借机取消医疗、教育、支援长幼弱势者等公共服务?会否大幅降低最低工资标准(反正老板降低薪水也不会挨饿)?加税方案能否拉贫富差异,还是苦了中产?计划会包括移民,还是只限永久居民,加强了民间的阶级差异?最后,整个计划会否令民众更满足、幸福?

天马行空非借口 何况绝非空想

在香港,当政府反对全民养老金,遑论把无条件基本收入登上讨论日程。的确,基本收入会牵涉大量公帑,十亿元绝对不够,而且要重塑福利和税收制度,难以说改变就改变。固然,本文的方案相当简略,远未完整,但我们不应当全民基本收入是禁忌,反而要加深讨论,思考如何改善现有制度达致灭贫。外国过往实验告诉我们,不少例子证明加强居民经济活动,不同的基本收入方案会影响政策结果。

《空想科学读本》的作者柳田理科雄说过:“科学,不只是科学家的专利。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想科学可以做到什么事就好了。就是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推动著科学继续前进。”天马行空的想法,也推动著社会继续前进,何况无条件基本收入,绝非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