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观点】出租车平台报告值得参考 惟炒牌问题仍未解决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消委会昨天公布研究报告,倡议政府发牌规管网约车,希望透过竞争,开放市场改善的士业服务,为消费者带来选择和优质服务。客观而言,这方案也让司机有更多选择,减少受牌主、企业剥削、控制的机会。政府表示要为共享经济平台面对的法规问题“拆墙松绑”,却迟迟没有起步,一直窒碍创新科技的发展,林郑月娥亲自领航的创新及科技督导委员会到底何时会提出相关的时间表和方向?

有Uber司机认为,如政府发牌规管网约车可“让司机、乘客有更多平台选择”。(资料图片,图中并非文中提及司机。)

必须正视剥削问题 开放平台防止独大

香港政府暂时的取态仍是以既有的法规去看待新兴平台,除了检控共享汽车司机外,针对住宿平台Airbnb,政府亦考虑收紧《旅馆牌照条例》,把环境证供纳入检控。固然,这些公司并不如坊间想像般美好,他们明知经营模式不合法仍强行来港经营,也是咎由自取。但是为迎接新的经营模式,政府的监管模式也应该随时代更新,而非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政府以往发牌规管的模式,是确保消费者在资讯不流通环境下的保障,及减低对第三者造成的影响。举例来说,若汽车数目无上限增加,除了影响的士业界及消费者外,也会因交通挤塞对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问题。故此,政府不能完全地开放市场,但为了令消费者有多元的选择,政府不应完全扼杀新平台的生存空间。

消委会这次的倡议研究深入,值得政府参考。但与此同时,报告未有正视牌照炒卖的问题,在现行的士牌照机制下,的士司机需要向牌主缴交高昂的牌费,以致难以营生,甚至被迫以违法方式经营。新牌照机制必须要杜绝这种情况,让司机真正自雇。

放宽出租车市场不只是对国际平台开绿灯,更重要的是更新法规后对整个共享经济起正面的鼓励作用,政府须再就不同范畴的平台更新规管模式,才可吸引更多本地初创企业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这将会是支持本地创科发展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