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一地两检】高铁站可否上facebook 政府岂能不知
港府在周二(7月25日)公布高铁西九站一地两检方案后,司局长们强调方案方便市民经贸运输,又有经济效益,更符合基本法,怎料他们却被“能否在内地口岸区用Facebook”的问题难倒,其后政府更出现不同版本、互相矛盾的解释,教市民无所适从。如果政府连这些非常生活化、在使用一地两检时必然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完满解答,甚至一度被问得“口哑哑”,怎教市民支持一地两检方案?
一日内三答复 市民无所适从
在记者会当天,一众司局长强调一地两检方案才能让高铁发挥最大效益,便利市民经商往来,而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更似是有备而来,强调回答如果孕妇在车厢分娩,就等同在内地出生,不能取得香港居权。至于如果有人在内地口岸区叫喊政治口号,律政司长袁国强则指表示,在内地口岸要遵守内地法律。
或许政府高官满以为这些答问已够“贴地”,可望平息市民对一地两检的疑虑,怎料记者一条“能否在内地口岸区用Facebook”问题,就难倒一众司局长,甚至整个政府也被杀个措手不及,后来更出现多个版本的解释,先是周二晚政府网页回应要根据内地法律处理,到周三(7月26日)早上接受电台节目访问,运房局长陈帆指如果“用本地SIM卡”,便可能毋须翻墙就可上Facebook。
Facebook是港人日常 问题非小题大做
事实上,陈帆的答案应该比较贴近实情。因为不少到内地公干、旅游的港人,出发前都会购买中资电讯商的漫游数据SIM卡,“港版卡”基本上可在内地上Facebook或whatsapp等,坊间的零售商也会懂得向客户推介哪些是毋须翻墙上Facebook的SIM卡。连中资电讯公司推出的漫游数据SIM卡,也可以在内地境内上Facebook,在西九高铁总站的内地口岸可不可以上Facebook,不应该是一个问题。
然而,这不代表“能否在内地口岸区用Facebook”的问题就是小题大做,因为这正正反映了不少市民对一地两检具体运作,仍有相当多的疑问。港府与中央花了近八年时间磋商一地两检的法律安排,其复杂性可想而知,而当局最终推出的方案,就如香港大学法律学者陈弘毅亦认为是一个“创新性”的办法,不但不少立法会议员私下透露一时之间难以全面理解,普罗市民对这个极度复杂的方案充满问题,需要更多时间想像在接受一地两检时会出现甚么问题,是必然的事。
现时本港Facebook户口估计多达530万个,即使撇除重复帐户,至少也有数以百万计的香港用户,在Facebook浏览资讯、了解亲朋好友近况,早成港人习惯。除了Facebook外,内地政府也限制Google、Line、Instagram等服务,还有不少被内地当局视为“敏感”的网站,却是港人的日常,市民担心进入西九高铁站的内地口岸区能否自由上网、会否误堕法网,其实相当合理,更是不少港人心中对一地两检的疑问多在。
一地两检方案新颖 问题将层出不穷
如果连此等问题,政府高官的回答也含混不清,市民自会忧虑在内地口岸区有其他行为,会否误触地雷、招惹不必要官非。尤其是内地与香港法制截然不同,一些在香港可以自由进行的行为,在内地却是禁忌,如果要在香港的地理范围内,划设一个执行内地法律的司法管辖区,市民担心的不但是基本法、一国两制等会否受损,更关注的是这些极度复杂的安排,对市民会有哪些具体、切身的影响。
因此,如果用考试来比喻官员们应付一地两检的处境题,成绩虽未至于“零鸡蛋”,但在公众心目中肯定仍未合格。随著社会对一地两检的讨论逐步深入,类似“能否在内地口岸区用Facebook”等处境题势必更层出不穷,例如又有人问,如果内地孕妇在西九内地口岸产子不能获得香港居权,但假如是香港孕妇在西九内地口岸产子,又怎么办?
对于这些一地两检处境题,官员的答复会否有进步,给予市民正确的答案,将关系到政府能否成功地向社会推销一地两检方案,从而赢得大众支持。如果每有类似问题,官员的回答都是支吾以对,又或前言不对后语,公众对一地两检“魔鬼在细节”的负面观感,只会愈来愈强烈。一众负责一地两检事宜的官员,准备好接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