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盈盈乐乐
安安和佳佳是在1999年来香港的,作为中央对特区成立两周年的庆祝。当时安安12岁,佳佳20岁,相当于人类的36岁和60岁。两者最终分别在2022年和2016年离世,为是全球最长寿圈养大熊猫。
相比之下,在特区成立十周年之时由中央送赠香港的盈盈和乐乐生于2005年8月,年轻力壮,一直被寄望在港开枝散叶。虽然两只熊猫自2011年起开始交配,盈盈2015年又曾一度怀孕,惟仍然未有所出——直至昨天(8月15日)。
虽然随着保育工作收效,大熊猫几年前已经从濒危转为易危,但始终是国宝级动物,而且又不是每只都年轻力壮、适合繁殖,所以始终不适宜动辄送赠。惟盈盈和乐乐今个月刚踏入19岁,相当于人类的57岁,已经难言年轻。多年一直无后,中央趁着特区成立廿七周年,今年同意再送赠两只大熊猫给香港,无疑是一份厚礼。
回看廿七年以来,中央不时对香港“送大礼”,尤其是逢五、逢十的周年。在特区成立五周年的2002年,中央同意董建华政府提出的建议,与香港商谈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在一年后达成,刚好成为香港从沙士中经济复苏的及时雨。
特区成立十周年的2007年,当时香港经济强力复苏,平均每年增长近百分之八,失业率显著回落,还准备在一年后协办北京奥运会的马术项目。这次中央送赠盈盈和乐乐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2012年,借着特区成立十五周年,中央公布39项加强内地与香港合作的政策措施,包括支持第三方利用香港办理人民币贸易投资结算、在前海探索试点跨境贷款等,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接着沪港通、深港通而来的,是特区成立二十周年、2017年启动的债券通。也是那时,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香港与故宫博物院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故宫博物院的珍贵藏品将会长期、全面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
香港故宫最终能够在特区成立廿五年、2022年之际开幕,最好体现了中央对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对香港保持国际性城市特色、促进东西文化交流的支持。再加上今年容许非中国籍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以“回乡证”进入内地,以及再次送赠一对大熊猫予香港,都是为了帮助香港发展经济、旅游以及吸引资金、人才。
来港17年的盈盈、乐乐终于开枝散叶,令海洋公园的大熊猫将会增至六只。但廿多年来中央其他赠港礼物,又有多少开花结果,已经能够自给自足、可持续地发展下去?CEPA促进专业服务和优质产品走进内地市场,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但随着内地城市更开放、更发展,以及枢纽地位竞争愈来愈激烈,我们与内地市场即使没有贸易壁垒,但吸引力还有多少?
就正如内地多达59个城市可以自由行来香港旅游,惟特色不够、百物腾贵,现时内地旅客仍只得疫情前的大约六成,还未计及他们在港减少消费。反之愈来愈多香港人北上消费,本地零售和饮食业界叫苦连天。再送两只熊猫,借出更多故宫珍藏,难道就足以帮助香港重振声威?
由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到跨境理财通、ETF通、利率互换通,中央一方面支持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风险管理中心,另一方面我们今年上半年的新股集资额已经跌到全球第十。企业即使赴美上市不遂,亦倾向转投伦敦而不是香港。“遗址”的谑称,恐怕仍未能完全摆脱。
每逢中央推出惠港、涉港政策,不少人都形容是“送大礼”,感谢中央厚爱云云。但与其每年期待源源不绝的支持,香港最需要的是不负所望,开花结果。现在就连多年无出、年纪不轻的盈盈和乐乐也能够开枝散叶,我们在金融、创新科技、文化艺术、贸易、航运、航空等多方面,何时又能够交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