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给政府的鼓励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巴黎奥运展开了不过几天,香港代表队已经屡创佳绩,振奋人心。“世一”江旻憓反超前勇夺重剑金牌,黄镇廷和杜凯琹晋级乒乓球混双季军战,何诗蓓200米自由泳拿下铜牌,“Comeback King”张家朗三度决一剑后成功卫冕。一届奥运内两面金牌,同一位运动员两届冠军,同一位运动员两届最少三面奖牌……全部都写下香港体坛新纪录。

运动员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台下不只十年功:

江旻憓十岁起跟随陈伟劲习剑,后又获港队总教练王锐基赏识,2008年已经作为港队代表出战亚青赛,夺得女子重剑金牌;

同一年,黄镇廷完成会考后决定全职打乒乓球,适逢总教练惠钧和教练陈江华重组港队,这名90后不久后就接过唐鹏在港队的棒,最高曾经升上世界排名第六;

2013年,当时15岁的张家朗在亚青赛拿下花剑金牌,16岁的杜凯琹则在世青乒乓球赛女团摘铜,两人开始崭露头角;

2014年,杜凯琹转战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并获得团体铜牌,而何诗蓓不但以A标取得世锦赛入场券,在一年后的世锦赛更加泅出里约奥运A标成绩,成为香港历来第一人,那时她才刚完成中学文凭试。

后来的历史不用多说:江旻憓在世界排名升上第一,张家朗拿下首名奥运金牌,杜凯琹取得女团铜牌,何诗蓓在东京奥运两度摘银后再以1分50秒31写下200米自短池世界纪录。

何诗蓓在女子200米自由泳摘铜。

显而易见,人才培训、体育发展并没有捷径,不是两、三年就可以成就的事。要不是早在十多年前已投放资源,教练悉心栽培,运动员长年刻苦受训,一直坚持至今,我们也不会有现在的辉煌成绩。

体育如是,其他发展岂不也是这样?美国的矽谷不是一天建成,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已投资多时,内地的电动车亦经过了政府的悉心部署。回看香港,如果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产业政策,空谈经济转型,实际上仍然只沉迷于炒楼和炒股,在经济逆风时不堪一击不是理所当然吗?但既然运动员能够克服伤患,甚至做出更胜从前的成绩,香港这一刻即使处于落后于人也好,改革直追也非没可能。

运动员没有多年耕耘不可能成为“世一”,香港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创新科技中心、航运中心和航空枢纽,同样没有捷径也没有侥幸。就算过去累积了本钱,充其量也只像往届的金牌那样,对打好眼前的比赛并没帮助,甚至可能成为负累。政府官员、行会成员莫不为港队健儿送上祝贺,形容他们实力非凡,令全港巿民引以为荣。不知道他们从实干耕耘、不骄不馁的运动员身上又有没有引以为榜样,视之为推动他们改革施政、实现香港更好发展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