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首和政府的坚信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要看到由治及兴的好处,不是乐观抑或悲观的问题,那是唯心论。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实现由治及兴的五个“需要”,那才是由实际出发。

守牢国家安全的底线以及坚定“一国两制”,许多人谈了许多,在此不赘。另外三个“需要”,先说“需要”把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好、发挥好,使一个个“金字招牌”更加闪亮。夏宝龙说得客气,香港也不用妄自菲薄,我们的确拥有不少“金字招牌”,包括最自由经济体之一、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最大的航运中心之一、法治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重要的证券市场、重要的国际银行业务中心、重要的保险市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等。

但是话锋一转,夏宝龙直指“传统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金字招牌’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先不说传统优势会否失去,香港作为国际城市,竞争本就激烈。君不见我们是“之一”、“之一”、“之一”吗?那就是说,还有许多城市或者经济体都有此等优势,甚或比我们做得更好。新加坡的金融日益蓬勃,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贸易航运急速发展,香港俨如逆水行舟,不进步就是在倒退。

夏宝龙说得很具体,人才、科技和创新是三大要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科技创新将催生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但莫说涉及百万人的电子选民登记册,就连只得几万人使用的文凭试点名程式也可以故障,我们谈何高端创新、金融科技、数字经济?“南金融、北创科”听起来不错,北部都会区以创科产业为经济引擎方向正确,“六大优势产业”也说了十多年,我们是否构筑了香港竞争新优势?如果没有,又是为什么?

在第四个“需要”中,夏宝龙能够断言国家“过去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更不会因为‘产能过剩论’而停滞不前”,底气何在?正是中央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著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如果中共墨守成规,还在搞大水漫灌,没有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现在内地经济会是何等模样?如果香港不是贪图一时安逸,延续寻租经济和资产泡沫,现在我们又会否更有底气面对银根收紧?

不用夏宝龙提醒我们说,“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进入加快速度、纵深推进的新阶段,香港应该全面深入参与”。只要看看去年马克龙和今年耶伦先后访问广州,我们就应该知道广东省在“双循环”的战略格局中何等重要。大湾区的重要性只会有增无减,问题在于我们甘于后人,抑或能够承担牵头角色。“不断优化自身经济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非常具体的两个要求,“开创香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意味现在仍在旧局面。

不论是“传统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抑或“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两者皆离不开改变、革新之意。第五个“需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展现新担当,因此绝对不是“by the way”,而是“last by not least”,甚至可谓贯穿四个“需要”之关键。香港的产业、模式、动能发展不变,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香港不优化自身经济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门口、“双循环”的接点?

毫无疑问,工商界要顺应发展大势,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探索新产业、新业态,但政府更须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多用新思维、新办法、新路径解决面临的问题。这是夏宝龙所说,“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作为当家人、第一责任人,一定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意思,呼应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的“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是香港的当家人,也是治理香港的第一责任人”。这也是为什么在四个“坚信”的对象中,特首和政府理所当然地排在商界、社会、青年之先。政府不开拓进取、灵活应变,商界、社会之变无从谈起。官员若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势,又怎能鼓励坊间用昨天的旧思维解决今天的新问题?

夏宝龙坚信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一定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更有力举措推动香港由治及兴,《香港01》亦如此坚信。因为这不只是夏宝龙的信心,更是中央表明的要求,赋予了这份坚信一个实际意义。不论是乐观抑或悲观的人,政府应该以客观的行动和成绩来让他们看见由治及兴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