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桥塌海堤】工程违环评无后果 黄锦星上任后零检控
《香港01》月前率先揭发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工程出现海堤大崩塌,冲出海面的泥土伸延达90米,施工失误导致违反环评要求,路政署及环保署涉嫌选择性披露资料,环保署甚至涉放生路政署。各大传媒经常揭发各大工程达反环评报告,究竟环保署能否有效管制工程污染问题?翻查数据,过去6年,环保署共收到52宗涉嫌违反环境许可证的投诉,但署方仅提出两宗检控,其中一宗更因控方证据不足,辩方无须答辩而了结。有立法会议员批评环保署失职,令环评制度出现漏洞,未能阻止工程商破坏环境。
本港各大政府工程项目近年屡被揭发违反环评报告要求。今次《香港01》率先揭发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工程出现海堤大崩塌,崩塌冲出海面的泥土伸延达90米,施工失误令工程违反环评要求。
传媒屡揭发违规
翻查纪录,《明报》于2015年揭发,中环湾仔绕道工程发生怀疑非法倾倒建筑废料到维多利亚港事件。当时环保署表示,十分重视有关涉嫌倾倒“膨润土”入维多利亚港的指控,并正在展开深入调查,又称若调查结果显示有违反环保法例的情况,必定会向违规人士检控。另外在2014年,《壹周刊》揭发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工程,于在沙螺湾海岸潮间带兴建桥墩。环保署当时回复传媒查询,指工程涉嫌违反环境许可证,正征询律政司意见,事后负责工程的路政署亦已暂停有关桥墩工程。
上述数宗个案,到底环保署调查成果如何?有没有人因为工程破坏环境,违反环评要求,需要负上法律责任?答案可能令人相当失望。
黄锦星上任后零检控
记者向环保署查询最近6年环境许可证的实施情况。署方回复,在 2011年至2016年期间,环保署共收到52宗涉嫌违反环境许可证的投诉,当中仅得2宗检控,皆于2011年检控,占整体投诉数字不足4%。值得留意,现任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于2012年上任,他上任后就没有检控过任何涉嫌违反环评的个案。
至于该2宗已被检控的个案,罚则又有没有阻吓力?其中一宗是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工程,2010年12月因在自然保育区内进行工程,环保署向工程倡议人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提出检控。最终港铁于2011年9月被定罪,却只是罚款1.5万元。参考资料,港铁2016年基本利润逾94亿,1.5万元罚款对港铁而言可谓九牛一毛。
另一宗检控个案涉及文物工程,2011年8月新界沙头角莲麻坑村叶定仕故居修复工程,因在非许可期间进行工程,环保署向承建商提出检控。法庭在2011年9月裁决,因为证据不足,辩方无须答辩,案件就此了结。
传媒机构 |
涉违反情况 | 环保署回应 |
《香港01》 |
2017年揭发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工程出现海堤大崩塌,崩塌冲出海面的泥土伸延达90米,施工失误令工程违反环评要求,工程负责方为路政署 |
环保署未有直接回应路政署违反环评要求指控。环保署早前表示不会包庇路政署。 |
《明报》 | 2015年中环湾仔绕道工程发生怀疑非法倾倒建筑废料到维多利亚港 | 环保署表示十分重视,又称若调查结果显示有违反环保法例的情况,必定会向违规人士检控。 |
《壹周刊》 | 2014年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工程,于在沙螺湾海岸潮间带兴建桥墩 |
环保署指工程涉嫌违反环境许可证,正征询律政司意见,事后负责工程的路政署亦已暂停有关工程。 |
环保署需巡查环评监管地盘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邝俊宇指目前环评制度出现漏洞,制度无法阻吓工程负责人污染环境。他又表示难以理解如港珠澳大桥的大型工程可以公然违反环评要求,但竟然毫无后果,认为环保署责无旁贷,“究竟佢(环保署)做紧乜?”
前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刘祉锋表示,环保署有职责监察获批环境许可证的工程项目。他又指香港一般对破坏环境的罚则都不重,对工程承办商或负责人影响轻微。他建议政府应考虑除罚款以外的刑罚,以收阻吓之用。
环保署6年批327张环境许可证
目前就一般大型工程项目如机场、填海、主要干道、铁路等,工程倡议人需设立环境小组和委任独立环境审核员监察工程环境状况和各项环境缓解措施的执行,定期向环保署提交环境监察与审核报告,确定环境监测数据合符相关标准。
在过去6年,环保署根据《环境影响评估条例》一共批出了327张环境许可证(当中包括更改环境许可证及新的环境许可证)。由于在个别工程项目完成后,环境许可证持有人已交回相关环境许可证,在上述环境许可证中,现正有效的一共有31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