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豪车公司雇白牌车载航空公司贵宾客 机管局将与警方联合打击
政府推出的士车队,又研究立法规管网约车平台,打击非法载客取酬的白牌车,但《香港01》记者直击发现,有持多张出租汽车许可证、专营豪华汽车接送服务的公司,亦雇用白牌车在机场接载机组人员及抵港旅客,多名白牌车司机更在机场柜台等客。涉事的公司指对事件无回应,机管局指会联同警方调查。
立法会议员梁文广指,出租车业界称市场需求大,手上的出租汽车许可证数量不足以应付所有订单,但担心申请更多牌照后,无法接到足够生意,最后得不偿失。他认为,政府应详细统计,掌握全港交通服务的需求,对网约车作出规管及发牌。
接载杜拜来港贵宾客
记者较早前去过机场视察,晚上9时许,航空公司由杜拜起飞的班机即将抵港,一间专营豪华汽车接送的公司柜台,有职员准备旅客资料,亦有身穿便服的司机在柜台集合,取下印有旅客姓名的纸张。
航班降落后,职员拿着印有航空公司标志的牌到接机大堂等待旅客。旅客走近职员核对身份后,被指示到柜台登记,完成登记的旅客会即场获配对司机。司机会帮旅客拿行李,并带他们往停车场上车。
机场载客需运输署、机管局许可 查册证实无牌
根据法例,要载客取酬就需要得到运输署发出的出租汽车许可证,无牌的就是俗称的白牌车。要去机场载客,更要得到机管局发出的“旅游业车辆通行证”,持该通行证才可以申请使用机场的专车候车处。
不过,记者当晚跟了四组司机及旅客,他们都没有进入专车候车处,而是在所有车辆都可以使用的一号停车场,登上七人车离开。记者翻查运输署系统,他们上的私家车全部都无出租汽车许可证,即是白牌车。
机场内,司机手持印有旅客姓名的纸张等客,人多到一度企满柜台前的空间,同一时间曾有近20人等客,场面“墟冚”。当晚直到近11时半,旅客和司机才散去。
五车载客 三辆为白牌车
记者在另一晚再到机场,这次职员及司机明显变得警惕。穿便服的司机到场后,就站到柜台的隔板后,有旅客到达才出来迎接。这一晚至少有16组旅客到这间公司的柜台,并跟随司机离开。
记者跟住了五组人,只有两辆车有出租汽车许可证,其余三辆都是白牌车。
京时豪华汽车:没有回应
根据运输署纪录,截至2025年3月31日,涉事的“京时豪华汽车”共持有25张出租汽车许可证,包括私家服务(豪华房车)、旅游服务及私家服务(豪华房车)(过境服务)的许可证。为何该公司仍要雇用白牌车呢?
记者曾用电邮向京时查询,但一直都无收回复,京时的职员透过电话表示“没有回应”,但指没有看过记者的查询电邮。
现时私家出租汽车服务许可证数目有上限
运输署发出的最多可批出1500个,截至2025年3月31日,运输署共发出1284张相关许可证,即仍未满额。
立法会议员梁文广曾接触过非的士出租车业界,他指持份者表示市场需求大,但手上的出租汽车许可证数量不足以应付所有订单,“业界可能会找单头车(个人持牌车辆)帮忙,不排除这些单头车中会有白牌车。”
运输署的发牌数量作未触及上限,为何业界无申请更多牌照?梁文广指,申请牌照需时,费用及成本不便宜,业界亦不知道申请更多牌照后,是否可接到这么多生意,无办法预估将来需要的牌照数量:“审批过程、时间和相关条件,未能紧贴市况,业界怕申请后得不偿失。”
政府现正研究立法规管网约车平台,梁文广认为,政府应详细统计,掌握全港点对点接送服务的需求,对网约车作出规管及发牌,满足市场需求之余,亦要避免和的士造成恶性竞争。
机管局回复指,十分关注任何在机场的非法出租汽车及取酬载客事件,会联同警方就事件进行调查,及加强巡查。机管局将会联络警方,联合打击在机场的非法出租汽车及取酬载客服务。
机管局指,若证实有在机场提供贵宾车或旅游车服务的公司,涉及非法载客取酬行为,而遭运输署取消出租车辆许可证,机管局亦会吊销该公司的“旅游业车辆通行证”。
运输署回复指,至今没有接获京时使用白牌车载客取酬的投诉。署方提醒有意使用出租汽车服务的市民在出发前,向服务提供者查询或使用运输署网上查询系统,查证有关私家车是否已获发出租汽车许可证。乘客使用非法出租汽车服务可能蒙受风险。当发生交通事故,提供非法出租汽车服务的车辆的第三者责任保险或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