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本地科创力量 千万开发熔喷布机 香港将可一条龙产口罩
“口罩荒”虽然已经过去,但香港口罩厂购买口罩的关键上游材料“熔喷不织布”时,仍面对卖家擡价,内地当局扣关,甚至劣质假货问题。
有本地创科公司就瞄准机会,开发并出售熔喷布生产机,并教授本地口罩厂制作熔喷布的技术,确保口罩厂的上游材料供应,完善整条口罩产业链,香港将可一条龙生产口罩。
公司负责人何宝琪表示,公司至今投入千万资金开发,开发初期生产机只能产出不合格的熔喷布,幸得城大专家相助,两个团队日以继夜合作,才掌握熔喷布生产机的技术及原理,可以将机器及技术教授予其他口罩厂。她又表示,公司班底、工程师都是香港培训本地科研人才,对生意有很大信心。
“如果香港厂商自己可以掌握造熔喷布的技术,他们已有好的原料,就可以确保口罩是最好的口罩。”架着眼镜,说话爽快,语速有点像台湾网红“理科太太”的何宝琪,是创科公司Pure Living的行政总裁。她说:“关键点解成日话口罩唔合格,其实是他们没有最好的熔喷布!”
解决口罩荒 关键在“熔喷布”供应
何表示,疫情一开始,不少生意朋友都向她求救,其实为他们公司觅得口罩供应。何初时只着力生产口罩,但不久便发觉要解决口罩供应,关键不是生产口罩,而是更上游的材料“熔喷布”。
口罩能发挥过滤功能,关键是口罩内有薄如纸巾的熔喷布。熔喷布决定口罩的过滤能力以及口罩的透气舒适度。受疫情影响,熔喷布价钱由4万猛飊20倍,但有钱亦不保证供应,“当时我们向有实力的熔喷布厂查询,对方回应‘明年你再试下问’。”何分享,当时想熔喷布不稳定,内地又扣关,就算买到亦不确定品质,自己总不能生产劣质口罩,为什么我们不在香港生产熔喷布呢?
大陆厂商卖熔喷布生产机 二手“抛光”当一手
于是公司一月份开始筹备,她原本只打算买熔喷布生产机,制作熔喷布,但试过派工程师去国内准备购机,调查后竟发现大陆厂商将装置重新“抛光”翻新,便将二手装置翻新当一手装置卖。原来连熔喷布生产机都“大有学问”,反思自己公司有化工背景,又有研发团队,索性决定开发熔喷布生产机,向香港及海外口罩厂售卖机器及生产技术。
“做口罩(难度)系一粒星,做熔喷布系9粒星。”何表示,初期公司购买了熔喷布生产机并置于深圳厂房,便不断研究生产机的各组成部份,以及熔喷不织技术。所谓熔喷不织技术是以先将聚丙烯的胶粒(Polymer Chips)熔化,之后用空气将液化的聚丙烯喷成超细的丝,最后卷成布状,过程有别于纺织布料。“布系造到,机都能够执行到,但块熔喷布仲系穿窿。”于是她向大学老师求救,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的陈国华教授,陈当晚便为她介绍熔喷不织技术专家,在城大任教的胡金莲教授。
本地科研骨干 产品已达到美国欧洲标准
胡金莲教授约四月开始担任公司顾问,她回忆指Pure Living初期制造的熔喷布“拮手”,一般口罩的熔喷布要求的纤维粗度是1至5微米,但该熔喷布纤维粗度却达30微米。之后胡的大学研究团队协助,主要调校机器的引数,最重要聚丙烯液化后的温度,而室内湿度、温度都有影响。他们又研究聚丙烯的配方,至少试左4种材料。胡很有信心说:“目前以该公司的出品,已达到美国欧洲标准。仍未比得上日本的质素,仍要更努力做得更好。”
现时公司的熔喷布生产机,已可生产出达BPF99规格的熔喷布。克服技术困难,全靠一班本地科研人才。“我绝对支持本土研发,我们已有一班培训好的工程师。”Pure Living原本主业是以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为各大学实验室、药厂、化验室等提供自动化分装系统及制作高纯化学试剂,属科学园科技创业培训计划之重点科培公司。何宝琪本身亦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她表示公司的研究骨干,大多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等本地大学的毕业学生及博士,“本地人才绝对应付到优质科研发展,我过往经验得知本地毕业生能力好强!”
千呎无尘车间便可装配 未来作更多研发
“我们可以提供30部熔喷布生产装置,估计顺利推出市场后,2至3个月可达至收支平衡。”何表示,她们公司开发的熔喷布生产机初步订价约400万元,一个月可出产10吨熔喷布,口罩厂只需大约千呎的无尘车间便可装配。她们会提供本地技术支援及特别配方的聚丙烯供应。由于目前熔喷布价格仍高企至七十万元一吨,供应亦不稳定,何认为熔喷布生产机,在香港以至海外都有需求,自信很有商机。
“戴口罩已经是必须品,消费者会选择有品牌及有质量的口罩。”何说“熔喷布是一个技术,不只可以做口罩,有很多防护衣服、医疗应用,都需要更优质熔喷布。将来如果有收入,我们可以投放在大学,做更多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