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香港自制口罩滤芯? 城大教授:已有公司联络我

撰文: 陈润南
出版:更新:

口罩的关键滤芯布料--熔喷不织布(Meltblown Nonwoven)全球短缺,城大教授胡金莲早前接受《香港01》访问,表示自己在香港的实验室可以制作熔喷不织布样本,并表示香港有条件生产该布材。她今日再接受访问,表示访问刊出后已有最少3间公司联络她了解。她补充“熔喷不织布”机器最平约500万港元,另须约2000多呎无尘厂房,预计最快可在6个月后投产,24小时生产最多约90万个口罩滤芯。有本地口罩生产商表示,采购口罩滤芯遇上限制出口、擡价甚至哄骗等情况,如有本地生产滤芯,将可确保口罩质量及生产。立法会议员郭家麒表示,生促局可研究相关课题,认为公帑资助最重要是考虑效益等因素。

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胡金莲教授表示,熔喷不织布是以先将聚丙烯的胶粒(Polymer Chips)熔化,之后用空气将液化的聚丙烯喷成超细的丝,最后卷成布状,整个过程就像卷绵花糖。原材料聚丙烯属石油副产品,为普及的塑料,应用广泛,可从中石化购入,难度不高。熔喷不织布的关键在于熔喷技术。(详情请参考另文

胡金莲教授向记者解释,口罩中关键的熔喷不织布的特点。(李泽彤摄)

熔喷机器最平约500万元  三个月运到组装

胡教授表示内地制造、生产熔喷不织布机器最平约500万港元,三个月可运到组装;较优质的机器则为德国造,售价约1000万元,须约六个月运送组装。机器由3个工人运作即可,24小时最多出产约1.5吨熔喷不织布,理论上大约可供应制造90万个口罩,实际生产量预期会较低。而工人须经培训,初期可由内地输入。最快约6个月后可以投产。

而机器占地约千多呎,因此需要厂房大约2000平方呎以上,楼高约4、5米,与口罩厂一样同须为无尘车间,另外供电量要求较高,要起码450千瓦供电量。据了解,目前香港并不缺该要求的厂房,呎租大约10元。另外,一般1500平方呎的口罩厂无尘车间建造费约100万元,但楼底就只有2米高。

工人在熔喷无纺布车间生产过滤无纺布。(新华社)

胡金莲:可协助疫情后转型

胡教授表示,她自己的实验室如果得到资助,可以生产熔喷不织布的样本,及研究疫情之后的转型产品。她说由于熔喷不织布过滤性能极佳,极有潜能,最起码可用于家居空气过滤。另外,欧美日等公司的熔喷技术已可制作达纳米级幼度的熔喷不织布,应用在医疗创新产业,例如洗肾机,最新研究更利用作细胞组织培育。

禤彦勋(右)表示,长期病患者口罩需求常被忽略,故希望把口罩捐赠给他们。(梁鹏威摄)

“土地好罩”禤彦勋:采购滤芯严峻 期待本地生产

“土地好罩”创办人之一禤彦勋表示,自己公司在筹备生产口罩时,采购熔喷不织布遇上不少困难,因此非常期待有香港产口罩滤芯。禤说熔喷不织布大多于内地生产,但目前内地限制熔喷不织布出口到海外,当中包括香港就未能入口。

他说他们再于外国搜罗,但目前熔喷不织布全球争抢,“大公司一落订,(我们)想订都订唔到。”另外又遇上擡价,短期已升一倍价。而且又难以确认对方物料是否合格,很容易遇上骗案。即使顺利订货,亦要得8个月后才有货,情况非常严峻。他表示,如果香港有产出熔喷不织布,起码可以确保口罩生产的量及质素,对本土口罩生产带来保证。

2月6日,海南澄迈欣龙控股公司工人在熔喷无纺布车间裁切生产出的过滤无纺布。(新华社)
口罩荒下,一个口罩的价钱由几亳子升到几元,甚至是十多元。(资料图片 / 欧嘉乐摄)

郭家麒:资助须研究成本效益

立法会议员兼医生郭家麒表示,早前政府向立法会财委会申请拨款作“防疫抗疫基金”,当中15亿用作支援本地口罩生产。如果要再资助口罩生产的上游,即熔喷不织布,须再经立法会拨款。他认为随疫情发展,很多行业会催生发展,但由于资助特定行业涉公帑运用,因此须研究成本效益是否合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