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斌|机敏若灵蛇 丰富香港金融市场内涵
在即将踏入蛇年之际,祝愿各位读者身体健康,万事胜意;香港机敏若蛇,灵活应变,百业兴旺。随著去年底中央政府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大力度推出一系列增量措施后,香港金融市场呈现积极迹象,市场交投及新股集资明显回暖,全年新股集资额上升接近一倍至800多亿元。加上最近人民银行宣布一系列深化香港和内地金融合作的新措施,既可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亦可推动香港财富管理及资产市场于蛇年进一步发展。
国家外储提高在港配置一举两得
上周于香港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多位重磅官方和业界代表分享真知灼见,当中尤以人民银行潘功胜行长的讲话备受关注。潘行长表示将聚焦四个重点方向,全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香港金融业界对潘行长的表态感到振奋,特别是他更表示将大幅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在香港的资产配置比例。
事实上,国家外汇储备增加在港的资产配置,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是分散风险的考虑,在地缘政治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国家调整目前外汇储备的配置,从以美债为主转为更平衡的不同货币资产组合,实在是无可厚非。而港元资产对国家来说,无疑是更安全且流动性高的选择。另一方面,国家增加在港的资产配置,亦可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吸引力,甚或可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基金或储备产生带头作用,进一步推动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及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
进一步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潘行长提到的另外三点政策方向,包括支持更多优质企业到香港上市和发行债券,持续优化拓展内地与香港在股票、债券、理财、利率互换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这些措施将为香港金融市场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特别是支持香港金管局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总额度达人民币1,000亿元,为银行提供稳定而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而积极支持香港推出离岸人民币国债期货,亦将有助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国家最近发布2024年经济增长5%,经济总量达人民币134.9万亿元,单是每年经济增量也相当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体量,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储备的需求只会持续增加。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应善用自身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好好把握这次人民银行公布的政策方向,尽早落实措施,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积极丰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和深度,汇聚来自海内外资金和金融产品,发挥灵蛇的机智和敏锐,在复杂的世局中不断蜕变,助力内地金融扩大开放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作者李民斌是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