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斌|中央积极振兴经济 期待2025创新气象

撰文: 李民斌
出版:更新:

李民斌专栏

不平凡的2024年即将过去,这一年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发展遇上不少挑战和障碍,来到年底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发展,中央继早前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后,近期又释出了大力提振经济的强烈信号。期望能乘此势,在变幻莫测的2025年创出新气象。

过去一年,内地经济面对比较大的压力,包括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国内消费信心不足等持续影响经济,但全年经济增长料将达到5%左右的目标。总的来说,国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主要有三大因素。

放宽银根 提振消费

第一,中央已经将振兴经济视为优先工作。上周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2010年以来首次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立场,表明要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强度,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换言之,会以更大力度为经济注入“活水”。

第二,内需具有庞大发展空间。现时,内地居民消费支出占经济比重大约四成,明显比发达国家为低。中央为2025年经济工作定下“九项任务”,为首的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包括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提高人民养老金和医保财政补助等,将有助释放人民的消费力。刺激内需,除了能拉动短期经济增长,更可望在中长期过渡到一个更健康和可持续的经济结构,由过去投资带动增长的模式,转型为消费带动。结构性转型不会在一夜间发生,但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第三,是内地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规模是世界不能忽视的。内地已经形成全球种类最齐全、配套最强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有自主的生产技术和部件供应,向世界市场提供优质的商品。目前,内地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已升至30%以上,这是难以取代的。同时,内地亦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在不同高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工业机械人、半导体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在全球占据优势。高新科技领域的蓬勃发展,正在成为内地经济的新引擎。

以自身确定应对外部挑战

香港方面,今年经济表现复苏并不平均,动力有待增强,但中长期前景是乐观的。首先,是特区政府积极务实,制定及落实了不少有效措施,如专才计划吸引了不同领域的高端人才来港,有助增强香港竞争力。第二,随着息口回落,住宅物业市场可望企稳。第三,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继续巩固及提升,近月的IPO市场已经回复活力,而财富管理亦有很大发展潜力,并预计2028年有望超越瑞士,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外围环境方面,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不单是全球贸易和投资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亦为国际政治局势增添变数。预期他会利用关税作为手段,贯彻其美国优先的策略,再加上大规模减税、驱逐非法移民,以及放宽对金融业包括虚拟货币的监管,很可能会令通胀维持高于政策目标一段较长时间,影响减息的步伐,同时令美元维持强势。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这是我们难以控制的现实。但任时局如何转变,内地与国际之间始终需要一个联系点,而香港肯定仍然是担当联系角色的最佳选择。面对外部风云变幻,我们可以做的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背靠国家,放眼世界,坚持国际化的优势,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作者李民斌是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