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欢|完善综援配套 让失业受助人真正受益
综援计划下的就业支持服务将于2025年9月完结,社署计划以试验形式推出新的“失业受助人士支持计划”,为期两年,以取代现有的就业支持服务。新计划要求15至59岁的失业健全综援受助人每周至少参与一次“无偿工作”,旨在促使受助人保持与社会的联系,不与社会脱节。
关于综援受助人是否具备重返社会的意愿和能力,社会上已有广泛讨论。笔者不仅关注新计划能否有效提升受助人重返社会的诱因,更在意其是否在效益上优于原有模式。有意见认为,社署此次改动实为走回头路。早在2003年,社署曾安排健全失业受助人以“每周三日”的形式参与社区工作,计划直至2017年终止,之后署方转而着重就业支援。这次社署拟重启类似安排,并将“工时”定为每周一小时,相信是中间落墨的做法,既不想重蹈当年的争议,又希望让现时的受助人不与社会脱节。笔者对改革持开放态度,新计划立意良好,然而,若当局希望减少争议并确保新措施能发挥实效,就必须制定更为周全的配套措施。
重视社工角色 提升配对支援
笔者近来与多位前线社工交流,深入了解现时综援计划下的就业支援服务。从他们的反馈中可以看出,一些困难似乎在拟推出的新计划中仍会存在,其中最突出的是工作配对的问题。
健全却成为综援受助者,自然背负著一般人难以想像的艰难境遇,求职过程也远比普通人浏览求职网站要复杂和艰难。社工们表示,这些人士相当依赖机构的服务网络以及自身的人际关系,若能建立一个公开、便捷且更新及时的综合资讯平台,将有助于促进资讯共享,增强各方的选择权。这对于受助人、社工及有意提供工作机会的雇主而言,都是一种双赢的方案。
除了工作配对之外,辅导支援同样重要。综援受助人在就业技能和心理建设方面的需求,与普通人有所不同且因人而异。尽管局方指出,职业再培训局和劳工处目前已提供相关的培训服务,以避免资源重叠,因此新计划并未针对受助人的技能提升提供专门培训。但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社工们在跟进综援受助人个案的过程中,已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专业知识,即便如此,在疏导受助人情绪和寻找合适工作方面仍感困难重重。在新计划下,若缺少社工提供的个别辅导,受助人能否成功配对合适的工作岗位将更加令人担忧。此外,社工的角色也可能由受助人协助者逐渐模糊为单纯的监察者,这无疑会削弱他们对受助人的支持与帮助。
公私营机构参与同样重要
除前线社工面临的困难外,新计划下对雇主或服务提供者而言,是否存在足够诱因积极参与也值得关注。有意见认为,若仅从岗位安排角度来看,新计划的实施并不困难,比如只需在社区中心安排一些简单岗位,让参加者参与收派物资、管理人流、执拾清理等工作即可。诚然,从技术上看这样的安排是可行的,但此举能否真正达到局方推行计划的初衷?
公营或地区社会福利机构的积极参与固然至关重要,但香港作为一个商业经济社会,私营企业的参与同样不可或缺。私营企业参与计划的意愿,对于新计划的整体成效影响深远。惟即使受助人到连锁茶餐厅服务,雇主也要安排员工指导受助人如何下单、清洁食具食桌等基本工作,而每周仅一小时的工时安排,能否真正帮助受助人融入社会,值得深思。
协助包括综援受助人在内等不同背景的人士重返社会,绝非易事。这不仅依赖于政策的推行,还取决于受助人自身的情况。笔者有一位朋友经营补习社,其曾受托安排一名多年未在社会工作、拥有高学历但没有领取综援的精神病康复者协助教学。他明言,纵使该人的学历高且知识面广,但与其他新聘同事相比,他所需投入的关注和支持却要多得多。这意味著无形经营成本的增加,也是企业考量如何妥善参与计划的关键。
为综援受助人提供参与服务和工作的机会,提升他们的自信和技能,促使其重返就业市场,融入和贡献社会,进而增加社会劳动力,符合大众期盼。要使计划的良好初衷得以彰显,必须做好资源的配套工作,并确保社会各界已做好充分准备,让受助人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接纳和支持,实现真正的社会融合。
作者江玉欢是立法会议员(选举委员会)、执业律师。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