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焯照|从经济角度看新一份施政报告

撰文: 关焯照
出版:更新:

关焯照专栏

特首李家超将于本周三宣读2025年施政报告,究竟特区政府有甚么办法解决现时香港种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大家不妨拭目以待。经过过去几年新冠疫情的冲击,再加上楼市持续下滑和人口急剧老龄化,香港整体发展的确面对不少挑战。然而,一个有为政府如有迎难而上的态度,将困境转化为正能量,这种态度必定能够为香港开创出新局面,市民的福祉才会得到真正的保障。

现时香港最需要解决是稳定持续下跌的楼价,从过往几次楼市出现明显调整来看,本地经济必会从中受到拖累,因此,特区必须尽快找出办法来令楼价止跌回稳,否则市民的消费信心只会持续受创,对以内需为主的香港经济而言,是很难跳出目前这个经济困境的。

楼价的中长远走势取决于供求。现时本地楼市出现持续供过于求,驱使楼价不断下跌。要令楼价企稳,特区政府必须在短期内减低供应,最简单方法是将现时土地供应的比例,七成私楼和三成公营房屋,暂时改为八二比例或甚至更低。对楼市来说,一旦预期供应减少,肯定会提升置业者入市的兴趣。另外,政府也需要提振楼市投资者的意欲,一个健康资产市场,投资需求是重要的。假若特首希望刺激投资意欲,容许投资移民以买楼作为投资选择,对楼市需求来说,这肯定有正面推动作用。

在过去两年,特区政府努力改善香港旅游业的竞争力,虽然访港内地旅客的人数明显增加,但由于内地旅客的消费力大不如前,令旅游业出现“旺丁不旺财”的现象。特首要扭转这个形势,相信会以吸引消费能力高的旅客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而根据过去周日的传媒报道,本周三的施政报告会提出游艇旅游这个提议以针对高消费旅客。究竟会否成功,时间会给予大家一个答案。然而香港已有邮轮码头,其目的也是吸引高端旅客,为甚么特区政府不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呢?这令笔者感到相当疑惑,特别是最近不少投资银行公布研究报告,指出邮轮旅游的需求在未来几年会持续旺盛。香港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加上已有不俗的游轮基建,大力发展这方面的业务应不是难事,亦不会逊色于游艇旅游。

香港经济需要新产业以配合经济发展。从香港人口老化的角度来看,银发经济可以长做长有。此外,前特首曾荫权年代亦曾提议发展的六大优势产业,这方面也可以继续推动,尤其是教育产业方面,其前景可以是非常亮丽的。大家看看英国的较著名大学,在吸引国际学生的能力极高,既然香港已有多家大学位列环球大学排名榜百名之内,要吸引国际学生来香港相信是一件相对容易的工作。如果能够成功打造大学产业,对香港长远经济发展是会有产生支持的作用。

两地价格差异已令不少港人北上消费,这对本地零售业带来强大逆风。虽然香港与内地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北上消费成风已影响到内部经济表现。若要有效解决这问题,特区政府可以考虑引入类似离境税的税项。如果忌惮引起市民不满,政府亦大可以改善边境配套为由,收取相关税项,起码这做法是出师有名,而得到的税收亦可帮助减轻现时特区政府所面对的庞大财赤问题。

作者关焯照是冠域商业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文章标题为编辑所拟,原题为“我对施政报告的几项提议”。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