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推动高度数酒交易中心产业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香港经济需要更多支柱产业。其中依托长久以来的全球贸易经验和资源,已使香港成为世界最大的葡萄酒交易中心。近年内地白酒业发展篷勃,白酒也更广受市场欢迎。特区政府和业界实在是值得深入研究,以宽减酒税作为切入点,参考葡萄酒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把香港发展成为白酒和高度数酒的国际交易中心,为香港贸易业注入新动力。

作者:李浩然

发展葡萄酒交易中心的经验

政府曾分别在2007和08年两次减免葡萄酒税,以促进本港餐酒业务的发展。今天,香港已经成为亚洲的葡萄酒贸易及分销枢纽,也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拍卖中心之一。带动贸易之外,还使饮食服务、旅游、品牌推广和展销、餐酒欣赏等行业受益发展。

据政府估算,葡萄酒行业的关联公司、从业人数和业界总收入均有可观增长。在取消葡萄酒税的一年间,分别达到31%(850间)、14%(5,000人),以及30%(14亿元)。参考过去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考虑进一步宽减高度数酒的税率。目前香港对酒精浓度30%以上的酒类征收100%从价税,税负远高于周边其他区域,不利于相关行业的发展。

下一步——中国白酒的国际交易中心

随着本港对外交流复苏,本地高度数酒的需求越趋旺盛,部分优质内地白酒品牌销售额年增长更可达30%。减税可有效释放市场利润并降低商品价格,刺激本地消费需求,带动饮食、批发及零售、旅游、进出口、酒店、中小企等一系列行业协同发展。

此外,香港也可在中国白酒国际化的浪潮中寻找新机遇。中国白酒市场规模已经突破6千亿元人民币,但当中超过99%属于本土消费,国际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作为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汇,香港可作为中国白酒进入国际市场的“超级联系人”,提供营销、推广、包装、品鉴等一系列增值业务,解决市场对中国白酒认知较小和中西文化差异等问题。过去宽免葡萄酒税已成功将香港打造成国际葡萄酒贸易中心,现在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发挥美酒产业枢纽的优势,把影响力拓展至包括中国白酒在内的整个酒精饮品市场,打造香港成为中国白酒的国际贸易中心,用白酒说好中国的酒文化故事。

目前面对财赤压力,当局强调要开源节流,减税措施面临一定阻力。然而,政府施政应更具前瞻性,参考过往宽免葡萄酒税的经验,相信在现时采取逆周期措施,通过宽减酒税向实体经济市场放水,带动多个行业的经济活动和就业增长,构建出一个新产业。提升市民消费和商户盈利,能为公共财政创造更丰厚、稳定且长期的收入。

当局可考虑分三年循序渐进落实酒税宽减措施,并定期检讨政策成效及适时作出调整,此举对公共财政影响较为轻微(注:现时酒税收入每年约7亿元),同时也能有效释放市场潜力,达至兼顾财政冲击和政策成效的目的。

作者李浩然是立法会议员(选举委员会)。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