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针对性抢人才 吸纳年轻新血应对超高龄社会

撰文: 01多声道
出版:更新:

本港劳动人口近年持续下跌是不争事实,故新一份施政报告特别提出要大力抢人才、留人才,当中放宽签证予越南、老挝等人才来港就业、受训和就读大学,公众似乎不太受落,而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亦予人有形式化之感。笔者认为,政府应向公众解说清楚,补充年轻人口新血(young blood)的必要性,并从人口结构分析当前问题,以东南亚国家人口老化问题为鉴,尽早为本港“超高龄社会”之困局找出应对之法。

来稿作者:丁海澄

2022/23年度报税表数量创近九年新低,三年间累减约37万张,切实地反映本港纳税人口下跌。这群有经济能力的劳动人口减少,政府出招抢人才之前,必须认真分析本港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种种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7%时,该地区已属于“高龄化社会”,达到14%是“高龄社会”,若达到20%则被视为“超高龄社会”。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香港2022年中的相关比率,已经达成20.8%,本港其实已是一个“超高龄社会”。

统计处预计,长此下去,长者人口占整体人口会继续上升至2039年的31%,到2046年中更达36%,即每三人便有多于一人是长者,届时劳动人口参与率届时将降至51.6%,这个情况,比南韩及日本更严重。韩国现时65岁以上长者占总人口17.5%,预测这个比率到2025年会增至20%以上,韩国由高龄社会“晋级”为“超老龄社会”,只经历了七年时间,比日本快三年。

再看看泰国的例子,当地前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早前《经济学人》的分析文章就指出,可以预见,如情况不变,其生产力及经济增长力也会如日韩一样,逐步下降,更糟的是泰国人均GDP只有7千美金,必然出现所谓“got old before it has got rich(未富先老)”。所以,港府应真实说明,生育率低迷下,香港人口老化问题已经极度严重,才能说服公众接受一些比较进取的抢人才措施。

笔者认为,抢人才必须有针对性,本港需要争取的是年轻一代“加盟”,今次施政报告有关抢人才的措施,未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例如政府建议落实“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在香港投资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房地产除外)达3千万元或以上的合资格投资者,可以透过计划申请来港,这样只会吸纳到中年以上的富有人士来港,这批人士可能20多年后又会变成长者。相比之下,反而放宽开放越南、老挝及尼泊尔人才来港就业、受训和就读大学的措施,算比较可取,最少计划的目标群组是年轻人。

另外,施政报告中,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即扩阔吸纳世界各地人才网络,亦是可取的措施。至于较少人提及的“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即职业训练局下学年起入学的指定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外地学生,毕业后可留港一年,寻找与其专业相关 的工作,也是吸引海外年轻人留港发展的便利措施,方向正确。

东南亚及海外人才当然可以继续吸纳,但事实上,要找年轻人才的来源,其实内地是最多及最“便利”的。港府虽然一直有政策吸引内地生毕业生港发展,但是否可以再进取一点?例如在住屋或税务上,提供更多优惠,务求吸引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二线城市的年轻毕业生来港发展。

无论如何,抢人才措施需多管齐下,而且以20至30岁左右的群组为主要目标;同时本港也要确保继续具备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的基本要素,维持一国两制下的独特性,不能变成“另一个内地城市”,这样才有条件吸引更多内地以至世界各地人才到来发展,贡献劳动力,促进经济,纾缓本港人口老化的影响。

作者丁海澄是90后自由工作者,本科主修酒店管理及旅游业,大学期间曾当逾十份的前线及后勤兼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