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施|如何改革香港科技园

撰文: 胡恩威
出版:更新:

香港要推动创科,香港科技园公司必需要进行改革。目前香港科技园最严重的问题是规模过大,没有焦点,经常举办一些假大空的论坛活动,只有公关式包装,设计了一些什么创科培育计划、科技企业家计划,计划多多但是实质成效成疑,没有培养出多少公司和人才。它更像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政府地产项目,整个权力结构——由董事会以至执行顶层建筑设计,都对业界缺乏真正了解运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要出手改革,香港科技园才能成功。

怎样改革?其实改革并不困难,但要解答一个常识问题︰科技园如何分析香港的优势在哪里?举例︰香港在音响科技相关方面其实有很优秀的文化传统,香港可以是全球音响发烧友的其中一个重要基地,在香港可以买到全世界最好的音响品牌,香港自家也有很多中小型公司出产音响线材、音响扩音机、耳机扩音器,各适其适。虽然它们有些能达至国际级水平,在国际音响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但是现在没有重点培育,是分散在香港不同工业区内。

若果科技园能够集中香港不同的亮点,例如音响产业和技术,它必然会进一步提升。韩国近年的音响品牌已经能够进入国际市场,因为韩国真正把本国品牌国际化,而香港却是买国际品牌回来就说是成功。在香港科技园发展历程中,听说过什么医学、数码、人工智能等国际大型公司进驻香港,引进什么医药、数据新技术,但是到头来都只让人见到一些公开的领导剪彩活动,之后不见得有跟进。

科技园要革新,首先就要重组、重整、分散,例如应该以政府资助的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作为真正的龙头,由应科院的专家主导整个科技园的科研部分。产业部分应该直接由科技公司去主导,例如大埔、元朗的创新园里面有很多和药物、食品有关,那就可以直接由那些公司去管理园区,透过他们吸引一些相关行业,在周边形成一个生态圈。又例如,何不把大埔创新园的主要部分给予华为(Huawei)或小米(Xiaomi),签约二十年,让他们在那里成立科研基地,研究AI(人工智能)等等,营造产业主导的发展?

若果科技园的目的是发展科技产业,就必需要由产业人士主导,而不是由地产主导。产业人士主导就应该直接由熟悉产业的公司去做。不单只是内地的科技公司,其实日本、新加坡、欧美等地的科技公司也有一些已经进驻科技园区,把他们做大变大,让他们形成主导才能成功。目前这种董事会委员模式,根本行不通,甚至可谓笑话百出。他们出来说的都是一大堆数字,都是虚的数字,什么一千间公司变六千间公司,其实若有一间大公司培养出来,才能成功,但现在连一家都没有,这就是失败。科技园很多中小公司是有潜力的,但都已经转移到内地,因为内地有发展空间,而若一家公司有少少成功,也会被科技园赶走,因为它说要把机会给予其他公司。

所以我觉得科技园要拆解,分拆为几个部分。不同区域的科技园应由不同的公司去主导发展,而不应该沿用目前这种委员会模式。整个科技园的顶层建筑、公关部门的预算、产业部门的预算如何运作?基本上就是典型香港九十年代公营机构的那种模式,追不上科技,也追不上时代。它们宣传模式缺乏任何创新创意与科技成份。你到科学园走走就会知道,连基本的路标都很混乱。老板们有私家车接送,当然不用理会这类问题,但一个普通小市民进入科技园,也许根本不知道如何在里面行走。换句话说,科学园的管理基本上就不是为普通人设计,而是为老板设计。

科学园的建筑设计假大空,中间那个鹅蛋形的金蛋,里面只是一个普通的盒子,为什么外面要做个蛋型设计?有人会说这体现了中国文化观念“外圆内方”.硬要这样说也没有办法。浪费大量金钱在基建上面,但是连一间公司也跑不出来,这才是问题。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重组,把不同的部分去分工做好。从前香港科技园在又一城附近设有一个创新中心(InnoCentre),本来是集中给建筑电影设计相关、创新相关的公司进驻,但现在也没有了。香港科技园需要有具体的目标指标,而不只是问政府拿钱,如果拿了一百亿却只去做金融投资,那就不是科技园,而是拿政府钱举办一些好像和科技相关活动的乐园吧。

科技园应该吸引有兴趣到内地发展的科技公司进驻,也应该吸引深圳等大湾区地区的科技公司来香港,同时应该研究本地的强项。这三方面一起去做才可以成功,而且要搞清楚由谁主导。

香港政府虽然有十八万名公务员,但真正做实事的可能只有两三万,其他很多人都只是在处理程序,而不是处理和政策有关的事。公务员学院院长郭荫庶要求公务员认识国情,但现在香港公务员不单只不了解国情,很多人连现实世界怎样运作都搞不清楚,只是在处理程序。若果这个封闭式的公务员制度不打破,香港根本不能发展创科。从设计专业来看,孙东局长辖下创新科技署的logo便很幼稚,看不到里面有什么创新、有什么科技。很多人说香港是世界级的,但是政府连自身的标记都做不好,又如何能够真正推动创科呢?

创新科技署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处理计划申请的EO(行政主任)或是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行政人员,他们如何做创新科技呢?看看内地负责推动创科业的官员,或是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的相关官员,他们都会拥有一些基本创科背景的基础,对比香港创新科技署署长的履历,让人不免怀疑她如何推动创新科技呢?再看看科技园的顶层设计,他们又有什么科技上的成就?凭什么本事去带动科技园发展?这些都是香港政府需要反思的。要真正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就需要由专家主导,若继续像目前这种委员会式程序主导,最后只会一事无成。

作者胡恩威是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暨行政总裁。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