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智慧物流革新中医药配药流程
来稿作者:于承忠、刘锐业
随著香港人口老化趋势加剧,中医药服务需求与日俱增,惟业界长期面临人手短缺及配药效率等挑战。有见及此,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LSCM)成功开发出一套崭新的智慧中药房配药系统,透过结合人工智能视觉分析、物联网及自动化仓储技术,致力提升中药配药的准确度和营运效率。
传统中药配药过程主要依赖人手操作,当中存在多个潜在风险。首先是药材识别问题,由于部分中药材外观相似,容易因人为判断失误而导致配错药的情况。其次,传统百子柜难以准确追踪数百种药材的存量,导致库存管理效率低下。第三,缺乏标准化的配药流程往往造成药品质量参差。最后,整个配药过程极为依赖人手操作,不仅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人员,培训时间亦相当漫长。现时,年青人对中药行业充满疑问,导致中药行业青黄不接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中心引入三项创新技术。第一项是智能视觉分析系统,采用高解析度摄影机拍摄药材,再透过人工智能算法即时比对确认药材品种,同时自动记录整个配药过程以确保可追溯性。第二项是智能药柜系统,配备LED指示灯引导取药,并整合电子磅作准确称重,系统更可自动更新库存纪录。第三项则是自动仓储系统,专门处理非常用药材,既可优化储存空间,又能减少人手操作,同时做到与传统药柜的无缝连接。
新系统的运作流程经过精心设计,从医师开立电子处方开始,智能药柜随即亮灯指引工作人员取药。操作员按照系统指示在指定位置取药后,视觉系统会立即进行验证,再经电子磅称重确认。最后由自动化设备负责包装及运送工作。这套全自动化流程不仅可实现99.9%的配药准确率,更确保整个过程全程可追溯,大大提升配药质量保证。
展望未来,该系统将进一步整合更多先进技术,包括运用人工智能优化处方配搭、引入预测分析以改善库存管理、应用区块链技术加强药材追溯等。这些创新应用不仅为发展个人化中医药方案铺路,更可与现有医院资讯系统及电子病历实现无缝对接,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物流及供应链专家指出,创新科技的应用不仅能大幅提升中药配药的准确度和营运效率,更能协助业界在保存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同时,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随著本港人口结构持续改变,银发市场兴起,加上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中医药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智慧科技的应用可望为中医药界开创新局面,为市民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本文其中一位笔者(刘锐业博士)领导的研究项目“建立大湾区大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旨在深入探讨大健康产业如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并与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相结合。“建立大湾区大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将会于7月24日至25日举行,通过学者、政策制定者、协会领导者和产业从业者的深入交流,大湾区大健康产业发展蓝图将更加清晰。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大湾区大健康产业必将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民生改善的关键力量。香港应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其他大湾区城市携手共建健康湾区、智慧湾区,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同时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于承忠博士是香港航运物流协会新供应链召集人,刘锐业博士是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学生事务总监及高级讲师。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 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 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