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奖金举报:增矛盾还是促和谐?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杨美仪

近日,政府推出“举报滥用公屋奖”政策,将于一月十五日实施。按照该计划,若举报者提供的资料使房委会成功向滥用公屋的住户发出迁出通知书,可获发感谢状及最高3,000元奖金。此政策一经公布,便引起广泛讨论与争议。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表示,举报滥用行为有助维护邻里关系,并举例指出有住户在公屋内违规聚集,如开几台麻雀,严重影响他人生活。然而,这样的论点令人不禁好奇:究竟有哪一户公屋能容纳开几台麻雀?此外,是否考虑到举报行为可能对伦理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带来的损害?公屋的住户以长者居多,这项政策不仅难以取得实效,还可能使人心惶惶,住得不安。

举报奖金——助力正义还是制造矛盾?

鼓励市民举报滥用行为的初衷无可厚非,但引入奖金机制却引发了担忧。这可能使举报人被贴上“鬼头仔”或“二五仔”的标签,甚至招致邻里的疏远与仇视。一些网民留言道:“如果举报成功导致邻居搬走,即便对方真的违规,这3,000元领得心安吗?除非和人有仇。”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举报文化在其他地区也曾引发过负面影响。例如,新加坡的公共房屋制度(HDB)以严格规管闻名,包括禁止未经批准的转租、出售或其他形式的滥用行为,并对其实施严厉处罚。然而,新加坡的做法是依赖执法人员的巡查,而非依靠大规模的举报奖金机制。新加坡推行的“邻里纷争调解机制”中,也曾因匿名投诉而加剧邻里间的对立。报导指出,部分居民将私人恩怨包装成正式投诉,最终引发更多矛盾,而非解决问题。

香港寸金尺土,住屋环境本已极为密集,邻里间产生摩擦并不罕见。《东张西望》等节目也常报导各种邻里纠纷,而这项政策可能使私人恩怨成为虚假举报的理由,进一步浪费政府资源。

邻里守望比举报更重要

在香港经济困境、人心惶惶、前路茫茫的社会气氛下,推行此类政策恐怕适得其反。香港人如今需要的是团结,而非猜忌。邻里间的守望相助曾经是香港社区的宝贵传统,却可能因举报机制而逐渐消逝。

早前有不少家庭悲剧发生,若邻居能多一分关心,或许悲剧便可避免。然而,这笔举报奖金,可能令邻里更加冷漠、防备,甚至酿成矛盾和仇恨。试想,阿婆若使用一个A货手袋,或买一餐好𩠌,都可能被质疑为“滥用公屋”,这样的生活怎能安稳?

举报数据分析——奖金机制是否必要?

根据房委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3月31日,香港约有858,000个公共租住房屋单位,过去两年被收回的5,000个单位约占总公屋单位的0.625%。这显示滥用行为虽存在,但并非普遍现象。这些数字与房屋局局长何永贤预计的每年2,600宗举报相近,让人质疑,既然过去的数字已接近,是否有必要额外引入奖金机制来刺激举报?如果数字已经稳定,这样的金钱奖勋是否能解决问题,还是会加剧社会矛盾?与其让住户彼此猜忌,政策是否应更集中于提升执法效率,并加强房屋署专业巡查机制,而非依赖邻居举报?

许多公屋面临老化问题。根据香港统计处数据,2020年至2023年间,香港约有53万人移居海外,许多年轻住户已搬离公屋,留下的大多是年长一辈。在此背景下,与其推行破坏邻里关系的举报奖勋,政府不如将资金用于改善公屋环境,例如:

1、加速公屋维修与翻新,提升居住质量。

2、加强房屋署专业巡查机制,取代住户举报的责任。

3、鼓励社区活动,促进邻里交流与守望相助。

重建和谐,而非制造分裂

举报本应是一种正义的表现,但若与金钱奖勋挂钩,便可能诱发不必要的猜忌和报复心理。若因此引发邻里矛盾甚至悲剧,政府是否应承担部分责任?

政府声称财赤,为何不将这笔资金用于更具社会效益的用途,例如打击公务员滥权或改善公共服务?与其“笃灰”邻里,倒不如“捉蛇”,追究公务员懒政行为,这才是真正攸关全港市民利益的行动。

人们怀念过去那个互相扶持的香港,怀念邻里间的温情。在今日社会面临重重挑战之际,政府应致力于重建这种和谐,而非制造分裂。让邻居变成监察者,让人心充满疑虑,这样的政策恐怕只会事与愿违。香港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仇恨,而是更多的关爱与理解。

作者杨美仪是大韩民国忠清北道荣誉大使、国际咨问官、美国认证专业美学家。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