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惜地球|别把回收系统回收掉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陈永杰

最近环保署表示,扩展塑胶可回收物料回收服务先导计划(中央收胶)合约在来年1月结束后,将不予延续。署方称之后收胶会“市场化”,换言之,绿在区区把废胶交予回收商处理时,或须额外缴付处理费,有些绿在区区负责人担心会被回收商索取回收处理费,加重经营压力。说到这里,很多人会疑惑,中央收胶和我们有甚么关系?它在回收系统有甚么作用?那么我们就要谈谈中央收胶的来龙去脉。

中央收胶扭转塑胶回收面貌

未推行中央收胶前,塑胶回收多年来只局限于塑胶瓶,然而大众常见的塑胶废物,如网购塑胶包装、即弃胶餐盒、胶餐具、胶袋等杂胶则乏人问津。杂胶成份不一,经处理后一般只能用作生产胶袋等廉价产品,所以回收价值不高。再者,近年中国内地政府厉行环保政策,多次收紧废塑胶的进口,杂胶几乎无路可走。可是任由塑胶弃置于堆填区,成本也是相当高昂,香港在2019年把接近84.7万吨塑胶送往堆填区弃置,按重量推算,涉及的垃圾转运费和堆填处置费约3.7亿元,而塑胶废物对环境和公共卫生的损害还没有计算在内。如果继续让市场供求主导杂胶的回收,杂胶只会继续送入堆填区,很难会进入回收系统。

于是政府在2020年1月实行中央收胶,其初衷是为垃圾收费作准备。当时有人批评垃圾收费只是政府伸手向市民拿钱的借口,当局为了释除疑虑,承诺率先搞好回收,于是推出了中央收胶,由政府委派几间大型回收商,统一回收塑胶废物。中央收胶的出现,彻底扭转了塑胶回收的面貌,杂胶回收不会受市场干扰。简单来说,没有中央收胶,杂胶回收难以普及起来。

后来中央收胶覆盖范围由最初的三区扩展至九区。同时,绿在区区的收集网络逐渐扩张,中央收胶的承办商便顺理成章,从绿在区区和屋苑接收杂胶,充当回收点的幕后支援。现在绿在区区的定位是社区回收的门市,而中央收胶则负责终端处理,整条回收链渐上轨道。随著近月市民的回收意识增强,中央收胶回收量稳步上扬。根据我们从环保署索取的资料,中央收胶在今年头九个月的回收量已超越去年全年总和(见下表),反映中央收胶发挥重大作用。

取消中央收胶理据不充份

近月香港政府财政紧拙,环保署要撙节开支,本来是无可厚非,但万万也想不到当局会打中央收胶的主意。我们认为中央收胶是关键的回收系统,不应该贸然取消,原因如下:

首先,取消中央收胶会增加绿在区区的营运压力,也可能改变绿在区区的服务形态。一旦实行所谓的“市场化”,回收商显然会封掉蚀本门,只要从绿在区区收到低价值的杂胶,一定会向绿在区区索取处理杂胶的成本,可是绿在区区的营运机构当初申办绿在区区时,多半没有料到中央收胶会无疾而终,因此未必会预留资金来“倒贴”杂胶的回收。如果“市场化”意味著回收点须承担部分的回收成本。绿在区区面对经营压力,或者想办法收集价值较高的物品(如塑胶瓶),尽量把低价物品(如胶袋、塑胶包装)拒诸门外,结果会影响塑胶回收服务的稳定性。

其次,取消中央收胶对环保署的财政没有太大帮助。翻查环保署网页,九区中央收胶的三张合约期长达33个月,但总值只约6650万元,对比2024至25年环保署在废物管理工作的预算(高达63亿600万元)只是九牛一毛,向中央收胶开刀,意义并不大。

从时机来看,当局在年中暂缓了垃圾征费,同时称“政府推进减废回收的初心从未改变”,可是署方却在几个月后为了节省这丁点的开支,贸然取消中央收胶,让人觉得环保署斤斤计较。且勿忘当初推行中央收胶,目标是稳著民心,避免实行垃圾收费时民情反弹,现在却静悄悄取消,容易令人觉得政府不再重视减废。

此外,为了确保回收服务稳定,环保署向媒体表示会“适度支援受停止中央收胶服务影响的‘绿在区区’营办机构,减低其在现合约期内处理废塑胶的成本压力”,似乎会补贴绿在区区,然而市民的回收意识越来越强,绿在区区的回收量也不断上升,未来补贴收胶的开支可能很可观。现时取消中央收胶,结果可能是先省钱,后花钱,折腾一番之后,倒头来省不了多少开支。

中央收胶的去留问题,涉及政府应如何介入市场,以达致环保的效益。政府的介入除了补贴,还有有利的减废政策,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带起减废回收的氛围。多年以来,回收业界一直抱怨回收量低迷,以致无法达到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说到底,问题的症结就是欠缺全面的减废回收政策,以致香港的减废政策,多年都处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尴尬处境。要是实行了垃圾收费,弃置杂胶不再是没有金钱成本的行为,回收杂胶的相对价值便会提高,自然可以提振回收,中央收胶等回收计划不但可以交出更亮丽的成绩,更会成为不可或缺的民生服务,可是减废政策朝令夕改,要不搞几年就草草收结,要不就是一拖再拖,受苦的除了是环境,更是出心出力参与环保工作的朋友。我们恳请环保署三思,别在减废风气稍有进展之际,首先就把回收系统回收掉。

作者陈永杰是绿惜地球的助理环境事务经理。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