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凯.杰语|特朗普当选有利香港吸引人才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郭凯杰

随着特朗普大胜回朝,中港股市应声下跌,彷佛预示着贸易战的重燃对进出口的冲击。不过万幸的是,特朗普当选一方面大幅增加了贸易冲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却大幅降低了擦枪走火变成热战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他本质上是商人,只会做有利益的买卖。尽管如此,打压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朝野的共识;可预期的是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经济还是学术交流等都将变得更加艰难。事实上,近年不少中美院校之间的合作,包括学术研究、双课程、交流生等计划都已迫于各种压力而被取消。

当此之际,香港更需思考自身作为人才及文化交汇之地的角色。笔者认为,在香港致力保持自身国际化、同时进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美的进一步博弈可以为香港带来产业升级所急需的人才;其中,有关当局尤其应重视在美的华裔人才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才。

众多周知,美国长期以来都是中国乃至全球留学生的首选地。尽管在地缘政治因素之下到美人数有所下降,据国家教育部发布的《2023-2024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显示,2022/23年中国依然有近29万留学生在美,占了美国高等院校国际学生27.4%、高踞榜首。在这些留学生毕业后在美前景变得不明朗之际,《2024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就指出2023年超过八成毕业生都选择回国就业;其中家庭、生活和文化环境、发展前景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除了毕业生以外,因为被猜忌、打压等因素,近年不少在美多年的华裔科学家、工程师等放弃了顶尖大学或者企业的工作而回到中国。多项研究均显示,在越趋敌对的氛围下,在美从事研究的学者再也不感到安全;有意回中国发展的海归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同时,在世界趋于二元分化的背景下,东南亚、中东乃至“全球南方”的国家在中美之间越来越只能二择其一发展;在巨大的经济市场及飞速的科技发展面前,中国市场拥有毋庸置疑的吸引力。

在特朗普重新上台后,上述一切都只会越加严峻,驱使向往自由、安全环境的人才离开美国;对香港而言,这是一个必须把握的机遇。香港拥有国际化的生活环境、健全的法律制度、简单的税制、可为全球人才提供一个可信赖的生活环境以及事业发展平台,对接内地飞速的发展;如能吸引这个巨大的人才宝库,对于急需人才的香港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政府近年已经大力推动高才通等吸引人才的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除了再接再厉外,更重要的方向有二:一是让所吸引的人才更具针对性,契合本港乃至国家所需;二是把握自身优势,提高人才来港的诱因,令来港人才源源不断。例如,香港应发挥自身在教育方面的优势,吸引东南亚以至“一带一路”的青年人才到香港接受教育,故过去两年政府大力推动的教育枢纽政策显得更为重要,未来更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力宣传。另一个例子是本月正式启动的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以此培养国际法专才、推动国际交流;法律又何尝不是香港其中一个优势?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展望未来,香港需把握时代机遇,推动东南亚以及一带一路的人才交流,发挥自身作为人才及文化交流之地的角色,方能在波诡云谲的形势之中乘势而上。

作者郭凯杰是团结香港基金助理研究总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亦是政府咨询委员、大专讲师及顾问、专栏作家。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01view@hk01.com。 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 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