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求才若渴也要目标为本 为高才通设留港规定缔造双赢
来稿作者:简永哲
政府近年积极吸纳人才来港发展,各类计划申请越见放宽,其中高才通计划有约6.2万宗申请获批,部分已来港者上月在湾仔集体捐血,以示“新血贡献新血”,饶有意义。高才们的配偶赴港工作不受限,子女可来港读书,政府早前特意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每年开支逾8千万元,就是想协助申请者尽快适应新生活,可是不少人现时其实主要仍在内地生活。笔者认为,高才及家眷既可享有本地教育及福利资源,政府也有合理期望,冀他们长时间留港工作,置业、租楼以至日常消费,补充劳动力之余作出实际经济贡献,建议当局可如外国的移民计划般,设订每年90至180日留港日数规定,确保他们有心落地生根,在双向付出下真正缔造双赢。
去年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逾20万宗申请,当中超过12万宗获批,逾8万人已经抵港,附带逾6.8万名受养人来港。当中最受欢迎的是高才通计划,申请者毋须事先获雇主聘请,亦无行业或专业限制,配偶和子女可在港工作及读书;截至今年2月底,此计划已接获超过7万宗申请,批出6.2万多宗,约4.4万名高才已抵港,而单计去年,高才们已带同约3万名年幼子女来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上月乐观地指出,根据调查推算,高才通计划为香港带来的直接经济贡献每年约340亿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约1.2%,强调“带动本港经济增长的实力和潜力不容忽视”。
有关调查亦指出,来港已超过半年的高才月入中位数为5万元,远超全港中位数约2万元,约四分一高才的平均月入是10万元或以上,约一成更达20万元或以上。按340亿元这个数字,笔者粗略计算,以5万名高才为基数,即推算每年每人或其整个家庭,直接在港经济贡献68万元,每月约5.6万元。明显地,这个推算是假设这批收入高的中产人士,是和本地中产一样,完全在港定居生活,才会每月用到5万多元,当中可能包括子女读直资学校学费、租楼或供楼费用及日常开支等。
不过,这未必是实际情况,因有不少获批的高才根本没有来香港定居,他们最主要是想子女能在港读书,自己暂时仍留在内地工作,留港的日子其实不多,未必会每月直接在港经济贡献逾5万元,这与政府的期望存在明显落差。身兼立法会议员的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会会长尚海龙去年底指出,获批的数万名高才中,不足两成定居香港,实际数字可能更低,因不少人仍抱观望态度;他在年初再撰文,明言不能让高端人才通行证变成了旅游签证,希望政府提供更多支援助他们留港发展。
其实任何输入人才或移民计划,最终也应目标为本,人才可工作而整个家庭可取得居留权,同时社会也要有得益,各取所需。政府提供居留机会予人才或想移民人士,令他们可在港找高收入工作,带同配偶和子女在港生活及读书;同时社会就获得人才在港贡献其专业技能,并期望他们个人或整个家庭,将生活开支转移来港,在此置业、租楼、购物以至饮食娱乐,成为高消费力的一群,在工作以外也促进经济。
要做到这一点,笔者相信当中要设订一些基本条件,例如参考类似英国BNO Visa每年不可离开超过180日的规定。但鉴于内地与香港邻近,流动亦频繁,建议或可将规矩订为,有子女在港读书的话,每年最少留港180日,个人申请者则弹性大一点,最少留港90日。这样一来,来港的高才们就更有原因留港,了解本港生活文化,加快适应,亦令他们更积极找工作,其子女也有更长的父母陪伴时间,对于落地生根有莫大好处。
高才通计划的获批人士普遍年轻,年龄中位数只有35岁,低于全港中位数48.5岁,陈国基早前在一个经济高峰论坛明言,这批人才为本地劳动人口注入新血,鉴于香港出生率低,希望他们长远在港落地生根,成为本地劳动力的生力军。无可置疑,这批人士实际上可能就取代了移民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本港中产家庭的“空缺”,但前提是他们要真正来港定居。高才通首次签证的有效期是2年,首批人士大约就是今年底至明年初要续期,理论上他们要证明在港获得聘用、开办或参与业务,相信届时会是检讨整个计划及加入适当条件的良好时机。
作者笔名简永哲,现为自由工作者及公共政策顾问。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